发发总结网 >策划方案

我换牙啦大班教案5篇

Cold-blooded 分享

教师在制定教案时,需考虑课程的连贯性,以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知识,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离不开教案的支持,精心准备教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基础,下面是发发总结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我换牙啦大班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我换牙啦大班教案5篇

我换牙啦大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换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用害怕,体会牙齿健康对身体的重要性。

2.能围绕换牙话题进行讨论,并大胆、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3.了解换牙时应注意的卫生,并学会保护新长出的牙齿。

活动准备:

1.活动前了解本班幼儿换牙的情况,部分幼儿已开始换牙。

2.课件。

活动过程:

一、回忆经验:通过讲故事,引起兴趣。

(一)乐乐的牙齿怎么了?好好的牙齿怎么会掉下来呢?谁来说说换牙是怎么回事?

(二)小结:我们生下来以后慢慢长出来的一口牙齿叫乳牙,乳牙比较小,也不够坚硬,当我们慢慢长大后,到了五六岁的时候,乳牙就会脱落,开始长出新牙,这新长出的牙叫恒牙。恒牙比较大而且很坚硬,比乳牙还要多,对人的身体很重要。恒牙掉了就不会再长出新牙。乳牙脱掉长出恒牙,就叫换牙。

二、经验交流:结合自身经验,掌握换牙的卫生知识

(一)请班上个别牙齿松动的或脱落长出新牙的小朋友,分别让大家看看。

(二)你们想不想知道换牙的时候是什么感觉?谁想问问他们?

(三)提问:

1.如果你的牙齿活动了,能不能用手摇摇让它快一点掉下来?为什么?

2.有的小朋友喜欢用舌头去舔刚长出来的牙齿,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3.有些小朋友,乳牙还没掉,新牙就在旁边长出来了,这时该怎么办?

有些小朋友的牙齿掉了很长很长时间了,还没有长出新牙,怎么办呢?

4.你们还有什么换牙的问题要问吗?

小结:原来我们在换牙时用不着害怕,对活动的牙齿不要用手去摇,也不要用舌头舔刚长出的新牙,对换牙时出现的问题,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也可以到医院请医生帮忙。

三、议一议:换牙我不怕

(一)说说换牙的感受(唱歌、说话、吃东西有不方便的'地方)妈咪÷爱婴÷网÷幼儿园_教案频道

(二)为什么换牙?换牙的时候有什么不方便?换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教师小结:换牙是正常现象,没有什么可怕的,说明小朋友长大了,被换掉的是乳牙,新长出的是恒牙,恒牙是要陪伴我们一生的。在换牙时,不要用舌头舔,不要用手摸,否则长出的牙齿不整齐了。

四、说一说:怎样保护牙齿

图片(或教师制作的幻灯图)展示小结:保护牙齿的好方法有多吃蔬菜、检查牙齿、早晚刷牙、用正确的方法刷牙、饭后漱口、选择合适的牙刷和牙膏;不咬硬物、不多吃糖、不用手摸等。

活动反思:

?换牙》是本期健康活动主题之一,借助幼儿换牙期,对幼儿进行换牙护牙的教育,帮助幼儿学习刷牙的正确方法,并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本次活动中,孩子通过观察、绘画、小组讨论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幼儿体验和分享了换牙给自己带来的特殊感受,并与大家分享了由此带来的成长的喜悦和烦恼,初步了解了换牙的常识。

我换牙啦大班教案篇2

【设计意图】

进入大班,我们班的孩子陆续出现了换牙的情况,由于幼儿生活经验缺乏,家长对孩子在保护牙齿方面的针对性指导非常少。我们班有部分孩子的乳牙由于保护不周,长得不整齐,有的孩子还会用手去摸,用舌头舔,甚至有些幼儿在最初换牙时有着害怕和担心的心理,遇到各种牙病也不愿意接受检查和治疗。针对这一现象,我们生成了本次微课,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这一生理现象,了解换牙的常识以及保健知识,使幼儿坦然面对换牙、护牙,并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目标】

⒈认识乳牙和恒牙,知道掉牙、换牙是这个年龄段特有的生理现象,不必担心害怕。⒉掌握保护牙齿小常识学会正确保护牙齿。

【活动重难点】

如何保护新长的牙齿

【活动准备】

恒牙乳牙图片视频保护牙齿儿歌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⒈出示两位小朋友,她们的牙齿怎么了?(门牙松动了,牙齿掉了)

师提问:宣萱和娜娜的牙齿怎么了?好好的牙齿怎么会掉下来呢?谁来说说换牙是怎么回事?

⒉观察牙齿知道换牙,认识乳牙和恒牙。

⑴师:原来这个现象是换牙。乳牙脱落长出恒牙就是换牙,那么什么是乳牙什么是恒牙?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⑵出示乳牙图片和恒牙的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他们的'不同。小结(视频表现或者文字加图片):我们生下来时是没有牙齿的,大约6个月慢慢长出牙齿,这些牙齿叫叫乳牙。乳牙比较小,也不够坚硬,当我们慢慢长到五六岁的时候,乳牙就会脱落,开始长出新牙,新长出的牙叫恒牙。恒牙比较大而且很坚硬,比乳牙多,对人的身体很重要。每个小朋友都要常常注意自己的牙齿有没有松动,如果有,就是要长新牙了,那就是恒牙。恒牙掉了就不会再长出新牙,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牙齿。

二、消除换牙带来的恐惧心理。

⒈请班上个别牙齿松动的或脱落长出新牙的小朋友(照片插入)

⒉你们想不想知道换牙的时候是什么感觉?谁想问问他们?(采访这几位小朋友视频形式)

小结:掉牙、换牙期间,我们会感觉有些不太舒服,牙齿松动、要掉没掉的时候,我们会担心掉牙的时候会流血、会疼痛;可是掉了牙,吃东西又不方便;长新牙的时候又总是觉得很痒痒……,但是,掉牙、换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我们不要害怕。要相信自己能很快就会长出新牙齿。换牙是每个像你们一样大的小朋友都要经历的过程,它标志着我们长大了。这时我们要学会保护、爱惜新长出的恒牙。

三、学习保护新长出的牙齿。

1.牙博士讲一讲

如果你的牙齿活动了,能不能用手摇摇让它快一点掉下来?⑵有的小朋友喜欢用舌头去舔刚长出来的牙齿,这样做对吗?⑶有的小朋友喜欢啃咬过硬的食物或者东西,这样做对吗?

牙博士讲一讲:我们在换牙时不用害怕,掉牙时会有点疼,流一点点血,小朋友不要害怕,流血时,用凉开水漱口,就会止住。活动的牙齿只要我们不用手去摇晃、不用舌头去舔刚长出的新牙,新牙就会整齐又漂亮。牙齿松动时也要及时告知爸爸妈妈,加以观察,有时恒牙可能特别懒惰,很长时间不长出来,有时又会特别调皮,没等到它的兄弟姐妹离开,就积极钻出来看看,导致它的位置出错,这时就要请医生帮忙。记住哦,对换牙时出现的问题,可以请爸爸、妈妈帮忙,也可以到医院请医生帮忙。

2.保护牙齿的好方法有多吃蔬菜、检查牙齿、早晚刷牙、用正确的方法刷牙、饭后漱口

四、念儿歌,牢记换牙卫生知识。师:小朋友,你们还害怕换牙吗?我们要怎样更好地保护我们的新牙齿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换牙、保护新牙齿的儿歌

《换牙歌》

哎呀呀,不好了,

我的牙齿松动了!

妈妈说,别害怕,

让我看看哪颗牙?

蝌蚪长大掉尾巴,

宝宝长大换乳牙。

不乱舔.不刮晃.

新牙整齐又漂亮!

我换牙啦大班教案篇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4—10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掌握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进行简单的图表转化。会对统计图或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发现规律或某种现象,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和统计分析能力。

2、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

3、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统计图和统计表,正确填写统计图表。

教学难点:会对统计图或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表格、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师:大屏幕上这个可爱的小家伙叫“牙宝宝”。今天,“牙宝宝”不仅要和我们大家一起学习新知识,而且它还想知道这节课上哪个小组表现最棒,表现好的小组就能得到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小红花。一组的同学有信心赢吗?其他小组呢?期待大家的表现。

谈话:同学们,关于小朋友和成人的牙齿你知道多少呢?(学生思考)我来告诉大家:小朋友的牙齿叫乳牙,有20颗;成人的牙齿叫恒牙,有32颗。小朋友到6岁的时候乳牙开始脱落,又重新长出新的牙齿,这个阶段称为换牙。

同学们,你们换牙了吗?(师板书:我换牙了)

师:噢,这么多同学都换牙了。那谁还记得你换了几颗牙?

生1:我换了1颗。

生2:我换了3颗。

生3:我换了2颗。

生4:我换了4颗。

生5:我一颗也没有换。

师: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记住每个小朋友换牙的颗数吗?

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生1:数一数!

生2:先让换一颗牙的举手,数一数;再让换两颗牙的举手,数一数;

师:他的办法怎么样?那我们就用他想出来的办法数一数。请“换一颗牙的请举手、换两颗牙的请举手、换三颗牙的、四颗牙的?”

师:谁还记得换1颗牙的有几人?(生答:3人)换2颗牙的有几人?(生答:5人、不对,是7人)换3颗牙的有几人?(生:大概是7人;好像是6人;不对,我记的是3人;哎呀,记不清了。)

师:瞧,有的同学都记不清了,那我们刚才不就白数了嘛,看来咱还得想个办法,怎样数过后并且记住它呢?开动脑筋想想办法。

生:我有办法,数完了之后把它记在纸上。

师:这种办法真妙!把数完的数计下来就不会忘掉了。

(出示情境图)

现在,一年级一班的小朋友也在换牙,我们就用大家刚才想到的办法来看看他们换牙的情况是怎样的,好不好?

二:收集数据,整理表格

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那些信息?

生1:有3人换了4颗牙。

生2:有6人换了2颗牙。

生3:有5人换了3颗牙。

师:他们换牙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来整理一下。

展示1:横向象形图(大屏幕演示)

展示2:竖向象形图

师:在这里,我们用涂格子的方法来表示换牙的人数。大家记好了,我用1个格表示1个人,换2颗牙的有6人,所以我们要涂6个格。换3颗牙的有5人,你说我应该涂几个格?(学生回答)换4颗牙的有3人,应该涂几个格?(学生回答)

这种表示方法你会了吗?翻开课本105页,拿起你的彩笔,自己涂一涂。

(看大屏幕,集体订正)

展示3:统计表

(出示表格)这个表什么意思?(学生思考回答)都会填了吗?会填了就试试看。

学生汇报,集体订正。回忆一下,刚才为了了解同学们换牙的情况,我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学生七嘴八舌抢着答:数一数!记一记!画一画!涂一涂!填一填!

师:对!像大家所说的这些整理数据的方法都叫统计。(板书课题—统计)

这种绘制成图的我们就叫它“统计图”,像这样用表格来展示的我们就叫它“统计表”。

师:小朋友来观察一下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换2颗牙的人最多。

生2:我发现换4颗牙的人最少。

生3:我发现换2颗牙的人数比换4颗牙的人数多3人。

师:通过统计,同学们解决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真了不起!

教师向学生介绍换牙期间的小知识:小朋友在换牙期间一定要保持口腔清洁,要经常刷牙。不要用舌头舔刚长出来的'新牙,更不要咬铅笔头、咬嘴唇、啃指甲,不要偏食。

三:拓展应用

师:统计在生活中用途非常广泛。只要用心就能发现生活中到处都要用到统计。其实,在我们教室里就有一个很大的统计图,大家发现了吗?(你追我赶评比栏)

师:从评比栏中你能发现什么?

(用统计方法评价学生的表现情况,达到对统计知识的再一次深化,同时又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第1题: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分析题意完成(1)(2)题,然后进行讨论提出不同的问题,培养分析数据的能力。

自主练习第2题:

(1)师:同学们你都喜欢什么体育活动?看,这些小朋友都在玩什么?(踢毽子、打乒乓球、打羽毛球、跳绳)

(2)看了这张图,你能用这节课我们学习的简单统计的方法来填写统计表吗?学生运用适合统计的方法来整理。

(3)看了这张简单的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作业:

1、自主练习第3题:小调查

小组统计一下全班喜欢各种小动物的各有几个人,整理后看看哪种小动物最受同学们的喜爱。

2、回家后用统计的方法统计一下自己家人喜欢吃水果的情况,还可以在家长的带领下到十字路口统计一下过往车辆的情况。统计后整理分析一下,看你能发现什么问题?

我换牙啦大班教案篇4

活动来源:

生活是孩子们学习的大课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成长,教师应关注孩子成长中的特殊生理现象,根据孩子的需要,生成丰富的教学活动。由于幼儿生活经验缺乏,他们对于牙齿的保健常识知之甚少。同时,由于家长对孩子在保护牙齿方面的针对性指导非常少,有的还会出现指导不科学的情况,使得有些幼儿在最初换牙时有着害怕和担心的心理,遇到各种牙病也不愿意接受检查和治疗。其实,换牙是每个孩子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它标志着小朋友的成长。针对这一现象,我生成了本次活动,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这一生理现象,了解牙齿的保健常识,使幼儿坦然面对换牙、护牙,并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目标:

1.了解换牙的过程,知道换牙时要注意的问题。

2.巩固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3.体会换牙给自己带来的特殊感受,并与大家分享换牙期所带来的成长喜悦和烦恼。

4.初步了解预防牙齿疾病的方法。

5.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镜子;各种饼干;纸;笔;牙刷;牙膏;杯子。

活动过程:

一、了解牙齿的形状

1.猜谜语引入主题:“健康卫士穿白衣,上下两排真整齐。中午饭菜它磨碎,早晚用刷把澡洗。”

2.用小镜子照口腔,观察自己牙齿的形状,把它画下来。

3.展示牙齿形状,结合交流,认识门牙、尖牙、磨牙。

4.请幼儿品尝饼干,提问:你们是用什么牙咬的?用什么牙磨碎的?(感知不同形状和不同位置的牙齿,有不同的`作用)

5.牙齿除了吃东西,还有什么作用?

小结:牙齿的形状是大大小小,有粗有细的,排列得很整齐,不同形状的牙齿有不同的作用,牙齿除了能帮助我们咀嚼食物,还能帮助我们正确地发音,说话清楚。

二、交流换牙的感受

对比观察:

1.请换牙的和没换牙的幼儿张嘴,看看他们的牙齿有什么不一样,引出“换牙”的概念。

2.请换牙或牙齿松动的幼儿说一说换牙的感受。

讨论:为什么要换牙?换牙时该怎么办?

小结:小朋友最初换牙时总感到害怕担心。其实,换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换牙的特殊经历,让你们真的长大了!

三、认识恒牙和乳牙

幼儿听故事《乳牙和恒牙的话》,通过故事了解乳牙和恒牙,了解换牙时的正确行为。

四、探究:刷牙

1.小实验:老师先请幼儿品尝饼干,然后请幼儿拿出镜子照照:你发现了什么?

2.我们只吃了一小块饼干,牙齿上就留下了这么多残渣。如果不及时清理,这些残渣对牙齿有什么影响呢?

3.请幼儿探讨正确的刷牙方法。教师请一名幼儿示范讲述正确的刷牙过程:用水杯接一杯水,先在牙刷上挤点牙膏,再喝一口清水漱口,然后开始刷牙,将牙膏泡沫吐出来,最后喝水将嘴漱干净。

4.带领幼儿到盥洗室亲历一次刷牙,教师注意指导方法不正确的幼儿。

小结:换牙时期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小朋友记住正确的刷牙方法,还希望你们每次刷牙后都用小镜子检查检查,让镜子成为你护牙的小帮手。

活动延伸:争做护牙小明星:请幼儿或爸爸妈妈按表记录幼儿每天刷牙的情况,每做到一次就得一颗星。看看谁得的星最多,谁就会拥有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齿,成为健牙小明星。

活动反思:

?我换牙了》是本期健康活动主题之一,借助幼儿换牙期,对幼儿进行换牙护牙的教育,帮助幼儿学习刷牙的正确方法,并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本次活动中,孩子通过观察、绘画、小组讨论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幼儿体验和分享了换牙给自己带来的特殊感受,并与大家分享了由此带来的成长的喜悦和烦恼,初步了解了换牙的常识。

活动评析: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也是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基本理念,《我换牙了》这一主题活动,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

首先,注重从生活中生成教学资源。活动主题是教师根据本班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捕捉幼儿生活中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及时地把幼儿生活中的新问题、社会中的新信息吸收到教学内容之中。活动过程中,像“照镜子、吃饼干、演示刷牙”等等都是在生活中生成、提炼的教学资源。学习是为生活服务的,通过教学使目标得到了真正的落实。其次,教学过程呈开放性。活动中,幼儿充分参与活动,在有趣的实际操作中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幼儿通过观察、集体谈话、日常生活中的练习,再在集体中创设一些生动形象的、便于每个孩子都能参与、老师也能即时了解的情境,使幼儿无论在换牙、还是每天刷牙的情况每天都处于动态的交互过程中。在这种过程中,老师既是观察者,更是引领者和教育者。所以,生活活动不是单一空洞的说教,而应是多途径、多形式的教育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从知、情、义等方面让孩子们掌握良好生活及卫生习惯的真谛。

但是,在这次教学中,也存在着问题。教学过程中幼儿用了较多的时间认识牙齿的形状、作用,以及龋齿的形成,影响了本次教学核心目标的完成。建议加强幼儿换牙的体验、换牙时的卫生这些环节的实施,使教学重点突出。

我换牙啦大班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利用学生身边的有趣的和真实的情景,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体验统计的必要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操作认识统计图,并能根据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能与同学之间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形成决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合作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具准备:

统计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今天,教室里来了许多听课的老师,你想和他们说什么?(老师好)

师:同学们真是有礼貌的好孩子,老师也给老师们准备了一份小礼物。请看大屏幕。请大家认真看图,图上有几种颜色的花?那老师就把小朋友们分成4 大组来共同学习,分别叫红队、黄队、蓝队和紫队,哪个组的小朋友回答问题最出色就能为本组得一个五角星标志,我们比比看,看哪个组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好不好?

师:哪种颜色的花最多呢?你有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师:下面就请各小组的同学认真数一数各自的花,数完以后不要说出这个数。

哪个小组的同学都数完了,哪个小组就能获得一个标志。

学生汇报:刚才小朋友们通过分一分、数一数的方法知道了哪种花最多,像这样整理数据的方法就叫做统计。

板书:统计

活动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师:老师刚才看到刘文泽同学坐得最端正,笑得最灿烂,还露出了洁白的牙。

老师还发现他掉了一颗牙。还有哪个同学也掉牙了?大家看屏幕,这些小朋友也换牙了。

小朋友的牙齿叫做乳牙,一共有20 颗,小朋友到6 岁的时候,乳牙开始脱落,又重新长出新的牙齿,这个阶段称之为换牙。小朋友们,你们换牙了吗?

师:我想知道小朋友们换了几颗牙?

生1:3 :我知道我们小朋友有的换了三颗牙,有的换了两颗牙,还有的没换牙,那么,我们怎么才能很清楚的知道换2 颗牙的各有几人呢?(激起学生学生寻求答案的好奇心)大家能不能用刚才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

小朋友们的办法都很好,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老师也想了几种办法,把他们绘制成表格发到了各个小组长那儿,请小朋友们想办法整理一下。

师巡视指导学生真确填写、涂画表格。(表格为课本所提供的三种表格)

师将学生所做表格张贴在黑板上,展示整理结果。表扬做得好的学生。

看了小朋友们整理的结果,你知道了什么?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请小组同学一起解决。

生1:我知道我们组有几人换了2 颗牙,有几人换了3 颗牙,有几人换了4 颗牙的同学少几人?生4:一共几人换过牙?

师:通过统计小朋友解决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真了不起!

小朋友,你知道吗?在换牙期间,一定要保持好口腔清洁,要经常刷牙。不要用舌头舔刚刚长出来的新牙,更不要咬铅笔头,咬嘴唇,啃指甲,不要偏食,这样才能使你的牙齿更整洁、更漂亮!

(引导学生了解换牙期间的卫生常识)

活动三:应用新知,巩固实践。

师:我们不光要有一副好的牙齿,更重要的是有一个健康的身体。看看,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

师:前面小朋友们合作认知了统计的方法和过程,下面请大家用你们喜欢的统计方法去统计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圆柱体、长方体、球体和正方体。

小组操作,培养合作意识,师择优及时表扬。

师:通过统计,你知道哪种物体最多,哪种物体最少?

你还知道什么?请小朋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

1.你最喜欢哪部动画片?

2.整理房间图。

3.海底世界图。

活动四:师生小结,课后延伸。

生一:可以统计学校中各班的人数情况。

生二:可以统计一下同学们穿鞋子的情况。

师:统计在生活中用途非常广泛。你只要用心就能发现生活中到处都要用到统计。回家后请你用统计的方法统计一下你们家喜欢吃水果的情况,如果你有兴趣还可在家长的带领下到十字路口统计一下过往车辆的情况。统计后整理分析一下,看你能发现什么问题?

本节课同学们表现得很好。看今天“谁最棒”的冠军是那一组?我们可以把它做成一个“一(2)班堂上表现统计图”。

那个小组的红五星最多?那个小组的红五星最少?一组比二组多几个?请同学们下课之后根据统计表回答上面的问题,并试着提出新的问题。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我感动啦作文600字7篇

我感动啦作文400字模板6篇

交通安全我知道大班教案7篇

神奇的我大班教案8篇

《下雨啦》美术教案6篇

开学啦音乐教案8篇

秋天来啦教案参考6篇

喝水啦小班教案7篇

托班开学啦教案7篇

秋天来啦教案最新8篇

    付费复制方法
    7天内可复制本站所有文章

    限时特价:5元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常见问题
    提示:如不想复制,请不要长按屏幕影响阅读体验
    常见问题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复制内容?

    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问题或者网络繁忙,请刷新页面试下

    2、如何联系客服?

    如需联系客服,请添加客服微信fanwen9944

    (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刷新重试
    正在开启复制权限中,请勿关闭页面!
    一键下载全文一键复制全文选定内容复制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0654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