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发总结网 >策划方案

认识书的教案参考5篇

优质的教案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和课堂活动,使课堂更加有条不紊,实用的教案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发发总结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认识书的教案参考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认识书的教案参考5篇

认识书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一年有12个月,能找出年历上的12个月,并能初步了解12个月的循环关系。

2、学习看年历,能找出指定的日子。

3、积极参与活动,愿意与同伴,老师交流。

【活动准备】

ppt制作,人手一份年历,自制大年历一份,月份循环图。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前几天老师请小朋友从家中带来了年历,老师收集这些年历就是为了请小朋友来参观我今天举办的“年历展”,进入我的展览会场呢,我有些要求先要说一说:

1、你可以小声的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流你所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年历,但不要大声喧哗。

2、你可以用小手去触摸,感觉一下,或者找一找哪本是你带来的,也可以欣赏一下别人带来的,但不要弄坏了。

现在请小朋友轻轻地离开座位去参观我的年历展吧。

二、基本部分。

1、认识年。

出示年历:老师这里也有一本年历,请小朋友一起来观察一下,在封面上你看到了什么?2015表示什么呢?今年是几几年?2015表示的是年份,表示今年是2015年。

出示另一本年历:谁能知道这本是哪一年的年历?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小结:每本年历上都有表示年份的数字。

2、认识月。

有谁知道一年有几个月?

老师自制了一本2015年的年历,一张纸表示一个月,下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数到有几张纸就表示一年有几个月,(师幼一起数)。有谁知道这12个月是按什么顺序来排的?先过哪个月?过完几月再过几月?原来一年中的12个月份就是这样一直循环着。

下面我来考考小朋友,你能找到3月份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是怎么知道的?(带领幼儿认识月份)

3、认识日。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年历上的这些数字:(认识数字1——31)这上面的每一个数字表示一天,那一个月一共有几天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大月有31天,小月要少一点,有的是30天有的是29天。这些数字整整齐齐的排列在一个个大格子里,就像一个个小房子,外面的月就是他们的门牌号码,要找到几月几日就必须先敲开几月的门,再在几月的房子里找到几日。

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吧,游戏的名字叫“大家一起猜一猜”,

出示ppt谁能看着画面告诉我,画面上表示的是什么节日?几月几日?(元旦,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国庆节……)

三、结束部分。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着很多值得纪念的日子,比如:生日……

下面就请小朋友带着你们的年历走到爸爸妈妈身边去,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一找生活中的特殊的日子。

今天我们又学到了一个新的本领,认识了年历,我们还知道了一年有12个月,其实一年的12个月真的是非常的短暂,所以我们小朋友更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天,认真真的学好本领,将来长大了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认识书的教案篇2

一.说教材

数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人是序数这个内容灵活丰富,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因为叙述教学中既有方向性的序数,也有初步的二维空间序数的认知,是对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一些零散的无意识的序数感知的整合。但这些知识光靠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解,幼儿是没有兴趣的,那怎样引导幼儿轻松学习呢?我尝试用游戏的形式,将“认识5以内的序数”作为教学内容,让幼儿在轻松愉快地活动中自主探索.学习。并能为以后学习10以内的序数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活动目标定位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性作用。原教案的活动目标只定了认知目标,我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确定活动认知.情感.能力三方面的目标。具体如下:

1.正确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能用第一至第五的`序数词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学习按给出的序数词找到它所表示的位置。

3.发展幼儿思维的逻辑判断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在计算活动中的兴趣。

原活动的重难点是学习从不同方位观察认识5以内物体的排列次序。这样对幼儿来说有点太深奥。根据现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活动的难点是用序数词来表示物体的位置。

三.活动准备

原教案中的活动准备为活动的开展是准备较充分的。但为了给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

不错的学习情景和提供充足的操作材料,我准备了以下材料:森林小区图.楼房图.各种小动物教具若干.

写有1—5序数的“钥匙”一套.幼儿每人一套空白卡片.一只黑色笔.一张照片供游戏使用。

三幅色彩鲜艳的背景大图,采用了磁性教具,一方面方便幼儿操作,节约课堂时间,另一方面提高了教具的使用率和使用次数。

四.说教学过程

原教案教学过程中三个环节是比较清楚,幼儿在学习中也比较积极.教师也提供教学具让幼儿操作,并在最后一个环节安排了游戏让幼儿巩固知识,基本上达到了活动目标。但整个过程始终是教师直接引导启发,幼儿的思维受到了约束,活动中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幼儿为主没在活动中体现出来。在教学中教师运用了操作法.引导法.讲解法和游戏法,让幼儿在学习中能愉快轻松,从中学到知识,但教师注重了知识的掌握,没考虑到让幼儿学到的知识得到深化.运用。

针对原活动中的不足之处,我把新教案的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学习用第几座的形式来表示五座房子的序数,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机,通过帮小动物搬房子,给5座小房子钉门牌号码,学习序数词第一至第五,并让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及时地肯定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这一环节中还让孩子们表达了帮助他人以及成功所带来的喜悦心情。

第二个环节通过给5个小动物分5座小房子的游戏,请幼儿按小动物所在的位置挂相应的数字钥匙。立即对第一个环节的知识进行了复习和巩固。这个活动结束时采用了一小段歌表演的形式,既让幼儿体验成功又一次强调了助人为乐的良好行为习惯。

第三个环节我给孩子们加深了难度,进一步启发幼儿探索,通过再帮小动物找房子这一活动,让幼儿学习能够按指定的序数词来找到相应的位置。幼儿在说说做做这样轻松愉快的游戏气氛中,孩子们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第四个环节是对前面三个环节的巩固,我又适当提高了难度,让幼儿学习用第几层第几间形式表述物体所在的位置。通过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幼儿说说自己是第几层第几间,使幼儿把体验结果上升到理性认识。幼儿在这一环节中参与愿望和积极性都很高。

这四个环节的安排,我是根据幼儿园教育纲要中的科学指导要点的第一条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索欲望。整个活动依据幼儿的学习规律和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选择最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内容,注重整个活动的综合性.可操作性.寓教育于游戏活动中。根据幼儿喜爱游戏的天性和思维的特性,本节课通过帮小动物找房子的游戏串成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贯穿整个活动,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启发幼儿探索,来调动每个幼儿思维的积极性。通过让幼儿动口.动手.动脑,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给幼儿一个自由空间,让幼儿自主操作,体验成果,让他们在操作中获得知识经验,发展各种能力,培养兴趣,达到认识5以内序数的目标,并且能进一步学巩固它。

认识书的教案篇3

一、设计意图:

年、月、日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幼儿掌握起来比较难,因此,结合我们班的实际情况(幼儿识字较多,每周值日生工作,已掌握了“星期”这一概念),在活动设计中,人物化地将“年、月、日”融入故事中,使原本抽象、复杂的概念变得具体、简明、易于理解,为幼儿主动学习留下余地。

二、活动目的:

1、在欣赏观察中了解年历,初步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学会简单地使用年历。

2、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萌发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

3、综合运用各种技能创造性地设计年历。

三、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事先让幼儿自主地向家长询问并记住自己的生日和主要节日的日期,了解有关年历的用途。

2、大字卡(年、月、日)各一张,自制月历12座(大月、小月、2月的房子大小有区别)小字卡人手一份

3、师幼共同收集不同款式的挂历、台历、月历等并布置“年历展”,展示在活动室周围。

4、旧挂历、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四、活动过程

活动一:认识年历

(一)参观展览,探索挂历、台历、月历的奥秘。

(1)向幼儿介绍“年历展”提出自主探索的要求,引导幼儿感受年历上数字所代表的意义:

①看一看、找一找,年历上有什么?

②它们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

(2)幼儿分散观察和讲述年历上的'主要内容以及各种年历的异同点,教师对个别幼儿有目的地进行引导,如从年历的款式、数字、造型等方面进行观察。

(3)通过集中提问形式,让幼儿共享自己的探索成果。

(二)讲述故事,回答问题,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1)教师利用大字卡讲述故事,设置问题,引导幼儿发现大、小“房子”里日娃娃数量的差异和联系。

(2)结合“今天的日期”的谈话让幼儿理解时间一去不复返的道理,教育幼儿要珍惜时间。

(三)结合“找日期”游戏,让幼儿探索学习使用年历的方法,亲身感受年历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1)集体讨论:“年历有什么作用?”

(2)教师任意说出年月,如“六一儿童节”,请几人愿意参加的幼儿到年历房寻找这一日期所在位置,并请他们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集体分析验证,共同确定找日期的方法。(先找到“相应的月”,再从当月中找到“相应的日”)

(3)引导幼儿在挂历上找出自己认为最有意义的日期,(生日、自己熟悉的节日),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同伴、老师的生日,并在挂历上找。

活动二、设计年历

1、以“小小设计师”谈话引入,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

2、启发、帮助幼儿理解设计年历的要求。

3、介绍材料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技能讨论设计年历的注意事项。

3、幼儿画、剪、贴、等技能设计不同形状、款式、图案的年历,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有困难的幼儿按要求设计年历。

4、展示幼儿设计的年历,重点请想象力丰富、造型独特的幼儿向小朋友介绍自己的作品。

认识书的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并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让学生在活动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例立体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各部分名称。

教学具准备:

配套课件、一些圆柱和圆锥形状的实物,学生四人小组准备好长方形、三角形、半圆形的小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显示:例1情境图及自拍图片(茶叶罐、薯片罐、蛋筒、铅笔长方体、正方体等)

2.师:这些物体的形状是各式各样的。其中哪些物体形状我们比较熟悉?你能说出它们各是什么形体吗?(生答)

3.除了长方体、正方体还有些形体你认识吗?(学生随意说说)

4.师:看来大多数同学已经能叫出这两个新朋友的名字了。今天我们就近距离的接触新朋友,充分的了解他们。板书:圆柱和圆锥

二、联系实际,自主探索

1.教学圆柱的认识

(1) 观察例1中的物体,你知道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吗?(生答,课件显示)

(2)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时圆柱形的?(学生举例)

(3) 认识圆柱的面

课件出示研究题:

① 圆柱是由几个面围成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有这样的面吗?

② 上下两个面都是什么形状?大小相等吗?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

③ 拿出准备好的圆柱,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④ 圆柱上下一样粗吗?

学生小组合作探讨研究题,教师巡视聆听学生的意见。

全班交流反馈。情各小组代表发言。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教师配以课件演示小结:

① 圆柱有3个面围成。(课件显示红色)长方体和正方体没有这样的面。教师讲解: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围成圆柱的面叫做圆柱的侧面。(课件上显示名称)

② 上下两个面都是圆形,大小相等。(学生演示自己的验证方法,教师课件演示上面的圆形往下移动,和下面的圆形完全重合)

③ 用手摸的感觉是底面是平的,侧面是弯曲的。

④ 圆柱上下是一样粗的。(明确课本上所说的圆柱都是直圆柱)

(4) 认识圆柱的高

① 教师:圆柱的高在哪里呢?是指哪一段的距离?(同桌互相指一指自己带来的圆柱的高)

② 指名上台指给全班学生看。明确:圆柱的高是上底面到下底面的距离。(课件显示)

③ 你能找到几条这样的高呢?(明确圆柱的'高有无数条)

(5) 练习

下面的物体,哪些是圆柱?为什么?

学生口答并说明理由。

2.教学圆锥的认识

⑴课件显示例题1中的圆锥物体。日常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物体吗?(学生举例说说)

⑵拿圆锥又有哪些特点呢?请你们观察自己带来的圆锥

物体,完成以下表格。

物体名称 底面 侧面 顶点 高

圆柱 两个底面是圆形,大小相等 一个侧面是曲面 无数条

圆锥

(3)交流圆锥具有哪些特征?学生回答,教师课件配着演示。

①圆锥由几个面围成?

②圆锥的侧面有什么特点?底面呢?

③什么是圆锥的高?

(4)把自己圆锥上各部分名称指给同桌看。

(5)怎样测量圆锥的高呢?利用手中的工具尝试测量一下,教师巡视辅导。

指名上台演示,教师课件演示。

3. 比较圆柱和圆锥

问:圆柱和圆锥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三、 巩固深化,拓展运用

1. 课本第19页“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口答,并说说理由。

2. 判断说理:

(1) 圆柱的高只有一条。( )

(2) 圆锥的高有无数条。( )

(3) 圆柱两个底面直径相等。( )

(4) 圆柱和圆锥都有一个曲面叫侧面。( )

3. 书本第20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教师讲解:从正面、侧面或上面观察物体,看到的图形画下来都应该是平面图形。

4. 操作题

(1) 拿一张长方形纸卷一卷,看能卷成什么形状?有几种卷法?

(2) 拿一张正方形纸卷一卷,卷成什么形状?

5. 书本第20页第5题

(1) 猜一猜,想一想:能得到什么形状?

(2) 转一转,看一看,验证猜想。

四、 课堂总结,梳理知识

这节课上你获得了哪些新知识呢?和同桌交流一下。

五、作业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反思

圆锥的认识和圆柱的认识在研究内容上有其相似之处。认识圆柱后我及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回顾:“我们是从哪些方面对圆柱的特征进行研究的?”通过交流学生明白了对于圆柱是从面、直观图、高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我及时设问:“你打算从哪些方面来研究圆锥?”通过交流学生对学习的方法进行了有效地迁移,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地激发。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观察、研究之中。对于圆锥,不同的同学有了不同的认识。然后,通过适时地交流和组织阅读课本,学生对于圆锥有了较好的认识。

认识书的教案篇5

设计思路:

新《纲要》中指出:"学习科学的过程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幼儿学习活动应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幼儿的兴趣。本次活动的设想来源于幼儿的兴趣,为了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前我和孩子共同收集会滚动的的废旧物品以及一圆硬币。同时,根据本班幼儿喜欢探索及看动画片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看电脑课件为主线以动手操作为探索过程的活动,让孩子们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观看及尝试操作各种物体中认识圆形、球体、圆柱体,感知圆形、球体、圆柱体的基本特征。

活动目标:

1、认识球体和圆柱体,知道他们的名称和基本特征。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相似的物体。

2、能区别平面图形和几何图形以及几何图形之间的不同,发展幼儿的辨别力。

3、发展幼儿空间概念想象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课件《认识球体与圆柱体》。

2、学具:每人一只球、五个一元的硬币、一只篮子、一张有圆形或球体或圆柱体的图片。各类废旧报纸、毛线等。

3、座位安排:两个半圆形、每人一只垫子,席地而座。

4、三处有圆形、球体、圆柱体娃娃的标志。

活动重点:

认识球体和圆柱体,知道他们的名称和基本特征。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相似的物体。

活动难点:

能区别平面图形和几何图形以及几何图形之间的不同,发展幼儿的辨别力。

活动方法:

引导法、操作法、观察法、游戏法

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入,组织教学。

二、边看边玩,引导探究。(区分圆形与球体)

1、请幼儿拿乒乓球,从上(下)面、前(后)面、左(右)边等方向看乒乓球是什么形状的。请幼儿观察后回答。

2、教师小结:乒乓球从各个方向看,它都是圆的'。

3、请幼儿拿圆片纸,比较圆片纸和乒乓球的不同,进一步了解球体的特征。

4、引导幼儿从各个方向看圆片纸,从旁边看是一条线,幼儿观察回答,教师小结。

5、把球放在桌子上,让幼儿玩球。注意不要让球离开桌面,引导幼儿把球向前(后)、向左(右)等方向滚动,并启发幼儿说出:球向前,向后,向左,向右都能滚动。

6、教师小结:球能向各个方向滚动,球体的外部特征,从各个方向看都是圆的,能往各个方向滚动的,这样的形状叫球体。

三、自主尝试,认识区分。(区分球体与圆柱体)

1、出示圆柱体。

2、球体和圆柱体比赛滚。(比滚)

a、请个别幼儿上来滚一滚圆柱体与球体,看看他们谁快谁慢?

b、讲讲为什么?

3、球体和圆柱体比叠高。(比叠高)

a、请小朋友把你叠的圆柱体和好朋友再叠一叠,可以吗?把两个球也叠一叠,可以吗?

b、为什么?

4、摆一摆。(把五个一圆的硬币叠在一起,看看变成了什么?)

5、小结:象球这种每个面都是圆形的,可以往前往后,往左往右往很多方向滚,但不可以叠起来的物体,我们叫它球体。象几个硬币叠起来的,上下两个面都是一样大小的圆,上下一样粗,可以向前向后滚的物体,我们叫它圆柱体。

四、参与游戏,巩固练习。

“奇妙的箱子”。让幼儿逐个摸出箱中的物体,摸出后按圆形、球体、圆柱体分类。

五、活动小结,拓展延伸。

说说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球体和圆柱体?

六、课后完成,亲子活动

1、开展一次家庭球赛。

2、将家里的卫生纸叠一叠,看看能叠几个,明天与大家分享。

教学反思:

幼儿天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求知欲望也特别强,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日常生活中,幼儿其实已接触很多球体玩具,例如皮球、羊角球、乒乓球等,对它们十分感兴趣,但对幼儿来说,他们很难完全用几何角度来理解立体图形,往往把平面几何图形和立体相混淆,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亲身经历探究,实验和操作感知球体的特征,获取有关球体的科学经验。激发幼儿探索兴趣,培养其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大班幼儿探究欲望强,能较好地运用语言与同伴、成人进行沟通与交流,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因此,为了满足幼儿认知、能力、情感发展的需要。我确定活动上述目标。

从设计这次活动,到实践这次活动,让我对教材的设计有了更透彻的了解,在科学领域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今后我会多去翻翻教材,把教材吃透,多走进优秀教师的课堂,多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改进。

课后通过反思,我发现有以下几点不足:

1、在利用准备的材料探索圆与球体的区别时,我的目的是让幼儿能够自己想办法来区别二者,但是,在教学时,我却疏忽了。直接让幼儿用滚、看、摸的办法来区别。因而,对幼儿学习方法的培养造成了空白。如果,在活动中,能放手让幼儿自己想办法,这样既发展了幼儿思维能力又能达到活动目的。

2、在指名让幼儿说说圆与球体的区别时,我过于急噪,没有给幼儿充分的发言时间,没有顾及到一些孩子的活动感受,给幼儿语言的组织及发展的空间太小。

3、为给幼儿创设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我准备了很多的活动材料,但各种材料没有最大可能的发挥出作用来。比如:在让幼儿通过摸、看、滚来区别圆与球体的区别时,有一部分幼儿只是做到了看和滚,摸的很少,尤其是我准备了小的乒乓球,用拳头握以握,很快就能掌握球体的特征,我没能及时的提醒幼儿。

4、在让幼儿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球体物品时,目的是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生活中,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培养幼儿动脑、动口、观察、比较等能力。这一环节给孩子的时间不够,过于急噪。

5、我发现部分幼儿参与活动不够积极,只能跟着老师及小朋友完成一些活动,缺乏创造性。另外,还有一些幼儿操作速度过于慢。

在幼儿经历了探索、发现→感知、体验→发展的全过程中,作为教师我深深感悟到: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我们的角色定位应是组织者、点拔者,我们更应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和评价,才能促使幼儿获得一次又一次新的发现,充分地体验成功的快乐。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体育活动游戏教案参考5篇

法制教育班会教案参考5篇

大班健康说课教案参考5篇

大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参考5篇

关于美术幼儿园教案参考5篇

泡泡的美术教案参考5篇

认识自己小作文7篇

书的作文300字推荐5篇

书的作文200字5篇

书的作文500字通用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81997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