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发总结网 >工作总结

课题中期工作总结7篇

工作结束后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写好工作总结,通过工作总结,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并改正工作中的错误,发发总结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课题中期工作总结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课题中期工作总结7篇

课题中期工作总结篇1

自课题开题以来,在需要理论、行为导向理论、终生教育理论和探究式理论的指导下,我们课题组成员认真研究、积极讨论,制定了较为合理的课题研究进程,探索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我们课题组成员老师在授课之余,抽时间思索课题中的问题,经常交流,随时进行教研活动,教研气氛浓厚。总结以前的工作,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1、公开课

努力探索理实一体模式公开课的模式,贯彻“五步”教学法,结合校本研究和课题研究,推出了雷印南和谢智老师,本组获得两个省级一等奖,一个市级一等奖。通过公开课的试讲、评课,提高了我校汽车组专业老师整体的授课水平。

2、课件制作

通过全课题组教师的努力,制作和收集了汽车专业的大量课件(flash以及ppt),还有大量的实物照片,基本满足了教课需求,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他们对汽车知识的掌握,培养了学生的直观接受能力。

3、实习室建设

通过校领导的正确领导和课题组成员的努力,投巨资完善了实习条件,建成了五个实习室和一个多功能实训车间,提出了“站在汽车维修最高端”的口号,极大地解决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矛盾。

4、成员培训

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我组成员这两年百分百地参加过省、国家的培训,尤其是雷印南、唐守常、仝羽等老师,经过培训,转变了授课观念,现极大得到学生的'认可,均成为了“双师型”教师。

5、取得效果

经课题组成员的努力,加大了学生技能的培训,如技能训练小组活动,课堂上经常安排实习课,再加上对学生中级证书的辅导,利用每周课外活动时间,有目的的组织每班主动学习的学生参加上述训练,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训练后写实习报告及进步总结,及时掌握学生反馈效果,然后我们及时调整实习方略。通过全组教师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培养了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训练出了一大批技能操作的尖子生。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参加技能训练的学生在各方面有了极大提高,从而极大促进了学校的其它学生管理。

课题中期工作总结篇2

参加《农村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提问》课题组已有一年之久了,在此期间,学校领导也非常支持与配合课题组的各项工作,课题组也开展了有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公开教学、集体评课、备课,专题研讨,还派送课题组人员赴省、外省学习,收获特别多,对我个人的成长帮助很大。以下我就从三个方面进行小结吧:

一、思想得到升华

在没有参加此课题组前,我对课堂提问没有很在意,认为课堂提问就是教师问学生答的简单形式,至于它有那么多那么深的内涵是我参加后才知道的。以前总认为只要课堂气氛活跃,就是一堂好课,现在我明白了,一堂真正优质的数学课,是在于启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有效课堂提问正是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力推手。研究有效课堂提问是那么的有意义有价值,当初选择参加这个课题组是正确的。

二、业务素质得到提高

在参加课题组期间,我分别赴南昌、浙江金华两地学习,针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我领略了很多名师的风采,他们无一不在课堂提问上下足功夫。从此也在我的课堂中得到了体现,每一节课我都会认真思考该如何提问更有效,该在哪里设问更有意义,课后并主动进行反思,这个问题为何没有起到我预想的效果,我在哪个环节,哪句话上出了问题,我会为课堂中的一个成功提问愉悦半天。当然,进步的不仅是我一人,还有五(1)班的学生,孩子们现在都很爱回答问题,而且同问题,想法很多。从课堂中可以知道,他们在思考问题时是开心的,愉悦的。

在课题组开展期间,我承担了两次公开教学,一节是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和一节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得到了课题组成员的一致好评,同时,各成员也都针对以上两课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让我受益匪浅。

除此之外,我撰写了很多教学反思、论文,其中论文《掌握提问技巧,提高课堂效率》获赣州市中小学教科研论文一等奖。

三、需进一步学习的方面

1、我自己的理论学习还不够,驾驭课题的能力有待提高,评别人的课,明知道他这样提不好,可是为什么这样不好,没有充足的理论依据,难免显得有点空洞,没有说服力。

2、总觉得研究还不够深入,有时候还会糊涂茫然,思路不够清晰,好像还停留在表面,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3、思想和行动还不够迅速。还有懒惰思想,有很多材料没有收集,对材料的收集积累意识不够,总结意识不够,致使不少工作虽然做了,但没有留下相应的第一手材料,为后面的总结、分析等工作带来了困难,这是我们以后要努力做好的。

在今后的课题开展中,我将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及时整理相关材料,及时总结经验,与成员们一起精诚合作,让我们的有效课堂提问走上一个新台阶,让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分亨我们的成果。

课题中期工作总结篇3

?民族山区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是经师宗县教育局教科所审核批准,由高良中心学校组织开展的县级教研课题,鲁古完小32位教师共同参与研究,经过半年的研究与实践,现已取得部分的成效,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识字教学领域依然存在高耗低效现象,学生识字回生率高,阅读质量低,作文错别字多。传统的识字方法无法高质量地完成识字任务。落后的识字教学法严重制约了学生阅读、作文能力的提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教育科研领域中的一场革命,对于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的深化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1、二十一世纪的到来,人类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人类知识的数量大大地超越了人类记忆的极限,终身学习早已成为可能。而“终身学习”能力包括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文字是枯燥的书写符号,因此,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识字,提高识字能力,增强学习语文的信心,有利于学生今后观察、感受、思考世界。

2、《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2年级﹚提出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张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认知规律和汉字构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自主、主动、积极的识字意识,使教师指导识字与学生自主识字相互协调、和谐发展。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一、二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仅仅一、二年级规定的识字量约占小学阶段总识字量的一半,其中一年级上学期要认识400个汉字。这与以往相比,识字量大大地增加。我乡又是少数民族地区,如何使学生更1快地提高识字能力,便成了教学改革的需要。为此,我们将“民族山区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作为实验课题,力求在识字教学中有所突破,提高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二、课题的研究意义

(1)理论价值:从识字教学的课堂设计的角度探讨科学可行的操作思路与策略。

(2)实践价值:

①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提高学生识字能力,逐步培养儿童独立自主识字的能力,增强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②提高教师自身水平,在新课程改革引导学生自主识字中有新体会。

三、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

(1)自主:自主指自己作主,不受别人支配。心理学中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学习中,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2)自主识字能力: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大量识字非常重要。识字活动是一种自主学习的过程,一方面要根据儿童心理规律,依照汉字本身的规律,让儿童用自己感兴趣的方法识字。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在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中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拓展识字途径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积累学习语文的后劲。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一)研究的内容:

二、三年级语文教学中拼音和汉字是重点也是难点,要使学生顺利过这一难关,在内容上要体现活、灵、动、新四大特点。使教学充满活力,透有灵气,使教学更为生动,教学不断创新。

1、识字内容的选择

(1)以新教材人教版小学

一、二年级语文教材为主,并吸收并我国传统的识2字经验,收集韵文识字、儿童诗等作为识字课外的补充教材。

(2)把影视标题、学生的名字、班里板报专栏、悬挂的条幅等作为识字教材。

2、班级学生的识字差异现状的调查分析,了解学生的识字差异情况,找出原因。

3、开发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发掘生活中的识字因素,让识字走进生活。

4、寻求低年级学生有效的识字方法,让学生自主识字。

5、识字方法的探索,形成提高学生有效识字的教学策略。探索有效、科学的识字方法,教给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二)研究的目标:

1、拓宽识字渠道,提高识字兴趣;自主识字提高识字效率;

2、拓宽识字途径,增加识字量。具有相当的自主识字的能力,实现独立阅读,基本无障碍阅读。

3、提高独立识字能力,养成自主识字习惯。

五、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通过调查统计分析,了解语文教师平时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培养的教学情况及学生的识字情况,作为课题实施前后效果的对比分析,检查课题实施的有效性。

2、文献法资料法:以语文《新课程课标》(20xx版)、科学认读理论为指导,广泛吸纳国内外汉字教育理论和实践成果,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开展课题研究,在确定课题、分析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时使用此方法。

3、行动研究法: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摸索出经验和规律的东西。

4、实验法: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实施制定的教学计划,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观察学生学习活动变化,总结规律,寻找情境创设的有效策略。

5、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纪录。对课题研究作总结、验证、提炼,概括有关教学现象,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

6、案例研究:对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

六、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xx年4月1日至20xx年5月20日】:

1、制定课题研究的方案计划。

2、组织课题组所有成员进行理论学习,研讨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办法。

3、对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4、撰写调查分析报告。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xx年5月21日至20xx年12月31日】:

1、理论学习并撰写心得体会。

2、教学实践:撰写教学案例、以班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此方案,不断调整、完善课题的研究计划,边实践边总结边完善,同时并撰写教学反思及教研论文。

3、上好研讨课并及时撰写小结报告。

4、邀请中心学校领导对当前工作进行评价指导、坚持做好第二阶段的延续、深入、提高工作,实践进入最后阶段,加大研究的力度,做好进一步的完善健全工作,对取得的成果进行科学的总结,准备结题。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阶段)【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3月31日】:采用经验总结法,对研究过程中形成的资料进行总结,形成适合学生,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的课堂识字教学组织形式;形成课题研究成果。认真总结活动经验,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七、课题组成员及分工情况

1、课题组成员:

组长:张佐萍(鲁古完小校长)

副组长:田文良张永顺窦体红念旭辉朱俞永侬海斌张莲翠主要成员:何冠鹤赵宴杨飞雁李孝良罗照霜朱明亮马婷芮

郭宗美牛艳平余朝前戚彩珍

其他成员:温红郎松林龚晓宏李玉高文惠段坤昌项文光彭俊丽杨婷

2、分工情况:

(1)田文良、张永顺、窦体红参与指导此课题研究各阶段的工作,念旭辉、朱俞永、张莲翠、侬海斌负责主持开展本课题研究,负责制定课题实施的具体方案、计划,总体策划,全面布置,收集资料,撰写各项报告,具体落实研究工作。

(2)课题组主要成员应积极完成课题组安排的各项工作。协助撰写各项报告及情况说明,深入课堂实践,探索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围绕课题做好信息的收集和整理。撰写课题研究心得体会、课题论文、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等,总结课题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3)课题组其他成员也应积极完成课题组安排的各项工作。配合主要成员完成相关任务。撰写课题研究心得体会、课题论文等,

八、课题研究中期成果

1、进行了对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1)、从学生调查统计表中,我们不难发现,有7%的学生不喜欢学习汉字。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大多外出打工无法重视孩子的书写,有半数以上的家长对孩子的写字姿势、方法无法进行辅导,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在孩子书写和作业是否正确上,家长更是没法去关心孩子的正确率,只有极少数的家长既注重孩子的正确率,又关注了孩子的书写。10%的学生没有巩固学习汉字的好办法;识字途径单一,有50%的学生全靠语文课上老师的传授。除此之外,加上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全校没有一人参加过书法辅导班,写字全靠在学校的写字课和语文识字环节,同时孩子年幼,自控能力较弱,虽然想写好字,但也贪玩,再加上中国汉字的字形结构相对较复杂,作业量等客观原因,书写笔顺和间架结构不好把握,写字兴趣不浓厚,具体地说:

①、学生们一次能记住的生字普遍较少,学生对自己的识字效率没有自信。 ②、学生识字的途径比较单一,从选项的数量上来看,通过语文课上教师教认识汉字的学生人数最多。

③、学生们大都觉得多种多样的识字方法有好处,但学生普遍不会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识字。其中,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借助字典、猜字谜、编儿歌等方法都是他们很少用的识字方法。识字的主动性和灵活性不强。在结合字理识字方面显得不足,对于字理识字了解不够,运用得也很少。

④、学生书写汉字的笔顺正确率不高。

⑤、很多学生遇到不认识的汉字时都不会查字典或问老师。

本次问卷调查比较客观地反映出了我校低段学生在识字方面的困难和希望,为低年级识字教学指出了更明确的方向,为今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帮助,同时对于识字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从教师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

教师对于新版《语文课程标准》了解和把握程度各不相同,特别是识字与写字教学方面所进行的调整、变化并不清楚,仅有约三分之一的教师准确认知。

近50%的教师也发现了学生识字学习无兴趣的现象,所以他们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不是很认真听讲,气氛并不热烈,在学完生字后作业或考试中写错了都是靠教师讲解,缺乏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均把培养学生喜欢学习汉字作为识字教学最难实现的目标,另外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汉字的时间较为合理。

大多教师重视能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掌握,实际观察中大多数教师也是这么做的,因为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识字效率。然而谈到识字教学中重难点时,“字的结构”“字的基本笔画”“学生错别字太多”的问题比较突出,这其实就落实到了写字教学上,呈现出一种“眼高手低”的现象,也体现了写字教学的弱势与无力。

对于学生的书写评价,只是教师个人的一种主观评价与判断,同时我们也感受得出教师的不自信。那么教师写字教学方法如何呢?(学生问卷9小题)“反复抄写”“朗读”,这些都是教师纠正学生写错字的一种行为,反映出真正能“一笔一划教”的教师太少、太少。

教学中“学生练字时间太少”,其次是“学习内容太多,重心难放”,因而自己的课堂上就“根据时间、内容而安排学生习字”,能坚持的,“时间也很少”。

通过对教师主观评价和能动性的调查,发现如今的电子白板教学,使教师平日的书写更加少,基本上也就是随堂的板书了。而对个人的书写也没有一定的要求和期待,能高标准要求自己的也不多,还是停留于“工整规范”和自我认知阶段,还有部分觉得“需要好好学习”,也表达了愿意了解书法艺术的.心愿。但是,或许每到用时方恨少,人们总是习惯于思考的需要,而付之行动的少之甚少,也总是能与自己找到很多很多无法学习的理由。最后细观各位老师的硬笔作品,的确是努力于达到“工整规范”,能体现出艺术美感的只有一部份。

另外,从教师年龄方面分析,老教师的字迹有一定的功力,间架结构和起落笔之间有行运的章法,而越是年轻教师,以上越是被削弱,90的大学生们,与现代信息技术接触最多的他们,表现出对常规教师基本功的不足。再有,从问卷中的大体情况来看,可见教师习字时的随意,很多丝毫的小问题,却能影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面对学生的板书,我们要慎之再慎,不能依赖于自我的习惯与感觉。

2、课题组成员的业务水平,理论水平,科研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通过前阶段课题的研究,我校参与研究的教师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深化开展自主识字的实践研究,转变了自己的教学理念,改进了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教师思想和行为的改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并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及时总结优秀研究成果。同时,我校语文教师逐步转变了教育理念,把课题研究思想贯穿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之中,注重识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注重精心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化情境,使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使广大学生从识字学习中享受快乐,学会探究,学会猜想,学会转化,学会应用,并引导教师在反思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和教学设计能力。

3、组织课题组成员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版)进行理论学习我校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版),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学习笔记,并撰写了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学习,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理论观、学习观、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4、开展多种多样的教学实践

我校17位课题组成员其中的12位语文教师经常开展识字教学交流会,每位教师都精心设计了一篇关于识字教学的教学设计,并准备投稿于云南省报刊社举办的竞赛活动中。

5、积极参与各种论文征集活动

我校教师积极撰写关于自主识字方面的论文,现有10多位教师已上交论文,正准备投稿于上级部门组织的论文征集活动中。

九、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校正研究方向

我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的目标要求,把课题研究和日常的教研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选择不同的方面作为研究7的突破口,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课题研究,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前期的课题研究阶段中,我们首先从教育意识上有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其次通过课题研究,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理论研究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也加深了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

十、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

1、课题组实践成员教学设计阐述中比较注重过程讲述,教学实践多,缺少理论支撑,对课题的理论构建能力显得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学习与培训。

2、繁重的事务,课务,使教师不能有更充足的精力投身到教育教学研究之中,给研究工作的深入带来困难,不善于书面积累素材,平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不足。

3、如何改变组织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生活化的识字”活动中来是今后应该改进的地方。

4、通过研究探讨,摸索出“生活——识字——生活”的识字教学模式,并加以推广,用它指导今后的识字教学工作。

十一、今后课题研究努力地方

1、继续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及时收集课题研究资料,积累教育资源,总结研究成果。

2、定期举办课题研究交流、展示活动,发挥课题研究的示范辐射作用,以促进我校教师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

3、加强多媒体在本课题中的使用,使识字与信息技术融合,提高现代化手段为教学的辅助作用,从而激发、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阅读能力、自主识字能力,丰富教学手段,达到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4、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通过学习、实践、质疑、探讨,不断地分析总结教学中的经验,不断提高课题研究能力。

课题中期工作总结篇4

?探究农村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中期小结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逐步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模式,语文学习习惯则是在语文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行为方式。在当前新课程标准的新形势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其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无疑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当今社会的发展给人类提出了新的要求,终身学习是未来社会的生存的必要条件,而学习习惯的养成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可持续发展学习的空间,也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学习语文,这不仅有助于当前的语文学习,而且对其今后的学习工作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使之终身受益,这对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和长远发展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将这些学习行为经自觉反复操练或不自觉重复,逐步形成与学习需要相联系的自动化学习行为习惯,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学会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主体学习的重要体现。通过对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调查表明:当前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存在明显的差距,许多小学生在独立思考习惯、认真作业习惯、预习习惯、复习习惯及早读习惯上存在缺陷,不良的`语文学习习惯必将会对这些学生的语文素质的提高带来负面影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已迫在眉睫。

从本课题立项以来,通过对本班四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现状地调查了解,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活动,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认真听课、认真复习的习惯;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 的课外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以及独立作业的习惯。通过一段时期的培养,已初显成效。

1、学习环节方面培养良好习惯的指导。

课前预习的养成指导:每上完一节课都布置具体的预习题目,明确要求,要形成书面预习资料,忌要求笼统,且坚持检查,保证落到实处。预习的方法主要有:速读法,进行圈点,提要;精读法,对照注释,查字典、词典,扫清文字障碍,进行批注;质疑法,针对课文的具体内容提出问题,自己试行解决,或在学习小组中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存疑,带着问题听课。

听课习惯的养成指导:尝试指导学生做课堂笔记,要求课堂笔记不但要记教师的板书还要记教师的讲解。听课笔记要经常检查,经常交流和评点,让学生由开始的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做,转向自觉地去做,形成习惯。

复习习惯的养成指导: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随着思维能力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活动偏向理解分析,过去形成的识记基础知识和熟读背诵课文的习惯逐渐被淡化,甚至是一定程度的抛弃,这样课文内容常被淡忘,所以实验时不但要求延续识记、熟读背诵的习惯,而且进一步地加强;二是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不懂得对知识分类归纳

整理,或按单元、按册归纳整理,因此实验时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这样指导训练要贯穿整个学期,以期形成习惯。

2、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指导。

课外阅读,主要是指导学生改变读书不作笔记的坏习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同时提高阅读层次,改变课外阅读是单纯为了消遣的现状。首先是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和笔记方法。阅读方法主要有浏览法、速读法和精读法等;笔记方法主要有圈点法、批注法、摘要法、感想法等。其次向学生提供必读书目,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层次。课外阅读和笔记都要有量的要求,如,每周至少精读一篇短文,做一则读书笔记,每学期至少读一本名著等;还有背诵的要求,要求每学期二十个以上的精粹片断或短诗。另外,为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积极性,还要经常开展交流活动或进行读书比赛活动。

3、写字习惯的养成指导。

⑴、充分利用教师范写的作用。在教师范写时,可以请学生说笔画的名称,遇到关键笔画时还应适当讲解,这样不仅让学生牢记笔顺及各笔画的位置,教师工整的书写也能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促进学生认真书写习惯的养成。

⑵、重视书写指导。教师范写过后,学生开始描红临写,此时,教师应巡视进行指导。要求学生描红时一笔一画认真描,且应一笔描成,笔笔到位;临写时要按笔顺并看清笔画的位置及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如发现有学生不认真或不按笔顺,及时纠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⑶、坚持持之以恒。养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每周利用写字课,要求学生都要临帖,教师的指导从坐姿、握笔、笔画、结构、布局直至硬笔书法的欣赏。其次就是组织硬笔书法兴趣小组,进行有效的书写指导训练。为提高积极性,要经常开展评比活动,举行展览或硬笔书法竞赛活动。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学生身上还存在许多不良的学习习惯,如:预习不能长久坚持,早读课有时不认真,作业抄袭现象等,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在此过程中,还需要老师不断督促、提醒,发现问题及时想出对策,我会继续再接再厉,做好课题研究,培养学生良好地语文学习习惯,让他们受益终生。

课题中期工作总结篇5

创新教学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原有教学模式的改造。策略是讲究艺术、注重方式方法。

一、美术创新教学的策略。创新教学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原有教学模式的改造。

1、注重营造教学的创新环境。创新教学不能只是停留在一种理论的说教,更需要创设一种激趣的情景,让学生增强感性的体验。

2、充分挖掘教材的创新因素。创新教学除了应注重创设新的教学环境,还需要教师对创造性教学的理论有所了解,改变那种教学就是“依葫芦画瓢”的教学模式,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创新点,开拓一种新的教学格??

3、积极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所谓创新能力是创造性的体现,它是学生主体性的最高表现。

二、美术创新教学的方法。美术创新教学方法,是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新的教学方法。既有本学科独自的特点,又有与其它学科普遍共存的规律。

1、引导发现教学法;

2、创造想象教学法;

3、问题解决教学法;

4、作品比较教学法。

因此,美术创新教学必须积极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美术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美术教育影响人的思想、情感、意志、兴趣、爱好,乃至影响人的整个精神世界。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审美素养,在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素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人的主体性发展,主体性发展的最终结果则是创新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美术教学创新意识

以基础教育来说,过去的美术教学侧重本体教育,重视学科知识与技能传授,由此来考虑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从新课程的理念来看,过去的做法显然是片面的。基础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和学习技能,同时或更重要的是要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通过学科教学生发一定的教育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每当学期开学,在我领到美术教学课本和参考书的时候,我总会为其中的学生范例所吸引,以至于流连忘返去反复地捉摸与欣赏。当我感叹其内容、形式的独特和完美的不可思议的时候也成为我一次次反省和深刻思考,努力实践的动力源泉。从而我认为:美术表达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美术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学生独立思考、勤于动脑,德育与智育各项能力综合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创造性是人的本质特征。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造力一切将无从谈起,只有的是反反复复、停步滞留和一味的因循守旧。所谓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创造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性本领,它是知识、智力、能力及优良的个性品质等复杂多因素综合优化构成的。

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他博采众长,悟出了“寻门而入,破门而出”的八字心得,这就是在告诫我们不能照搬照抄,要有所创新。根据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在美术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选择能够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学习心理、能够正确把握学生创造力特点和突出学科特点、易被学生接受、行之有效、恰当的教学方法,才能保证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一、美术创新教学的策略

创新教学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原有教学模式的改造。策略是讲究艺术、注重方式方法。

1、注重营造教学的创新环境

创新教学不能只是停留在一种理论的说教,更需要创设一种激趣的情景,让学生增强感性的体验。

这一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从教学内容或教学形式创设新的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创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1)创设活泼轻松的环境

美术课采用游戏、音乐或是讲故事、作品展览的形式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美术教学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就应该以各种形式创设充满活泼和轻松的学习环境。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当人处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情绪和心智会达到最佳状态,会使人产生良好的心境和创作灵感。同时,也会促使学生敢想敢做,激发创造热情。

(2)变换课桌摆放形式

在合作学习课题教学中,应改变课桌摆放形式,如在手工制作课采用“u”字型或“o”字型的课桌摆放形式。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在教室内活动的空间,而且缩短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他们带来的工具与材料可以互补和共享,增强了学生之间相互交往的机会,有利于小组成员的合作学习与交流。

(3)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为了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教材内容,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注意教学的直观性与形象化处理,目前,美术课堂教学还很难做到带领学生实地参观美术馆、博物馆、工艺作坊以及社会考察等活动。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活动,利用摄影、摄像的方式收集当代艺术信息,以及通过计算机网络搜集最新的艺术教育资讯来丰富课堂教学,因为多媒体课件以其所具有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将图片、文字、声音、动画、影象等组合在一起,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更好地进入角色和特定的学习情境。

2、充分挖掘教材的创新因素

创新教学除了应注重创设新的教学环境,还需要教师对创造性教学的理论有所了解,改变那种教学就是“照着葫芦画瓢”的教学模式,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创新点,开拓一种新的教学格局。

这一教学策略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根据学生的经验,学校的条件,地方特点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改造和再创造。具体谈以下几点:(1)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

陶行知指出:“生活即教育”。美术教学应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引导教师将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学习,从而帮助学生真切认识学科的教育功能,提高创新意识。如:在“产品包装”课程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产品包装的基本知识,再带着问题到商场去调查研究,具体调查的主要问题涉及“商品包装与产品保护”、“商品包装形式与销售”、“商品包装色彩与购买心理”、“商品包装存在的问题”等等,然后将调查结果带回课堂,运用设计技巧针对某一个具体问题进行创意设计活动。这样,课堂教学是由书本知识,社会调查到创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指导下的课堂开放学习,是学以致用,学生主体性发挥自由创造的充分体现。

(2)开发地方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生活处处是艺术。富有地方特色的各种艺术现象是很好的美术教育资源。它就在我们身边,却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作为美术教师应该以职业的眼光来观察生活,有目的的开发和利用地方美术资源,充实美术教材,传播地方美术文化。如在“建筑艺术”课程中,融入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寺庙”、“书院”、“园林”、“民居”等建筑。在“雕塑艺术”课程中,融入“漆线雕”、“木雕”、“花雕”、“瓷雕”等民间雕塑作品。可以这么说,课堂教学中整合富有浓厚地方文化的教材,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激动,能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懂得珍惜与尊重地方文化资源,启迪发现新的美术迹象。

(3)寻找学科间渗透教学的契合点

美术创新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要深入研究本学科教学内容,还要提高整合教材的能力,研究其它学科的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切实加强学科间的相互协作和沟通,充分发挥各学科间横向联系和相互促进的作用。如美术与语文学科的联系,创作“漫画日记”、“人物白描”、“故事形象”、“文学插图”等;美术与音乐学科的联系,“音乐与抽象画”、“乐器与造型”、“听觉与绘画表现”、“音乐中的美术语言”、“歌曲与符号”等。探索学科间的渗透教学,就是要建立视觉艺术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发挥学校课程的整体功能。

(4)挖掘作品的德育元素

美术教材内容是学科知识与审美的教育题材,很少涉及德育的内容。从基础教育的要求来讲,美术教学是通过学科教育与其它学科和谐育人来完成教育任务的。美术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元素,审美教育中的德育渗透是润物无声的。因此,教师潜心钻研教材,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德育也是一种创新教学。如:堪称敦煌壁画的典范之作的《鹿王本生图》,此画是根据《佛说九色鹿经》而绘制的佛本生故事画。它以类似连环画的形式巧妙地表现了本生故事的情节。其正反形象的塑造和不同的结果是极好的德育内容,但教材里的“思考与讨论”是要求学生研究敦煌壁画色彩的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在重视艺术形式分析的同时,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生活,揭露言而无信、见利妄义、忘恩负义的种种行径,然后点明“劝人行善”是这幅作品表达的主旨。今天类似这样的故事实在太少了,假如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多关注这方面的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肯定更有帮助。其实每一件美术作品的背后都蕴涵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关键看教师如何去挖掘与渗透。

3、积极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所谓创新能力是创造性的体现,它是学生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因此,美术创新教学必须积极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实施这一教学策略应注意以下几点:

(1)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在美术教学中需注重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和培养。如:在绘画教学课上,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创作新作品。让学生在圆形或三角形的图形里作各种动物形象的创意设计就是一种发散思维训练。工艺课上,以纸为材料制作出尽可能多的纸立构模型。设计课上,让学生针对一种产品设计出不同的造型方案。在国画课上,让学生尝试各式各样的表现技法。科技节,让学生画科幻画等等。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在教学中,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多思考、探讨。让他们自己动脑,遇到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判断,对学习内容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不唯书、不唯上。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提出问题本身就蕴涵创造思维的火花。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获得答案和结果,从而使学生体验质疑带来的收获。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寻求和突破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3)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美术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也没有不可以的。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示个性和独特风格,力求自己的作品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标新”和“立异”都是一种创新,它的关键在于“新”和“异”,实际上就是一种创造。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创作与别人异样的作品,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在“新”和“异”上做文章。如在制作课上,启发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废弃物,利用各种材质创作出新颖的艺术品。一个是制作材料的新发现、新利用;一个是表现题材的新造型、新创造。二、美术创新教学的方法

美术创新教学方法,是融传统与现代于一体的新的教学方法。既有本学科独自的特点,又有与其它学科普遍共存的规律。教学中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的优化与组合。

1、引导发现教学法

引导发现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对一些问题的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即在教学中教师启发学生将要解决的问题与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建立联系,与主观情感和生活经验建立联系,鼓励学生大胆地开展联想与想象,实现相关信息与未知问题的联通,通过学生自主观察、研究、探索找到问题的规律,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如在装饰画教学中,教师先展示利用生活中人们司空见惯的废弃物构思制作的艺术品,再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周围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结果学生发现生活中许多所谓的“废物”不仅有很高的利用价值,而且有些材料的机理是人工无法仿制的,巧妙运用是非常难得的美术创作媒介。

2、创造想象教学法

创造想象是人独立地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的主要特征是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等。人的大脑能想象出从来未感知或实际上还不存在的.事物,但人的想象不是凭空而至的,它是在已有经验和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大脑加工改造形成的。因此,想象除了需要大量的感知形象的积蓄外,还往往需要受到某种类似的事物的启发。这样,就要求在创造想象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发展创造想象的必备条件是:有强烈的创造愿望,积极地形象思维活动,原型启发,灵感等。为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做到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如在科幻画教学中,要先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科普知识,阅读科幻小说、讲故事、欣赏作品和启迪想象,再进行科幻画创作。

3、问题解决教学法

是从课题出发在活动情景中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要求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或提出的问题组织教学,从一个个课题出发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问题探索,从一个发现引导到另一个发现上。但对于课题的选择不能随意,零散、孤立的。应该考虑到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联性和整体性,使学生通过课题的不断研习学得系统的知识结构。从而让学生在课题学习过程感知知识,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美术鉴赏课教学中,以“美术家是如何进行表达的”为课题,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分析不同美术形象的情境,由“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到“美术家是如何运用艺术语言的”问题探究,从而发现美术语言的传达是与作者的创作意图分不开的,不同的美术语言构成千姿百态的美术形象。

4、作品比较教学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好理解。不同画种运用材料与技法有相似的,有相同的,也有不同的。比较法对理请知识很有帮助,精选画味浓厚的作品,把两种或多种不同画种的作品摆在一起,提示启发学生根据材料和现有的知识能力自己去对照、分析、辨别。认识不同画种的共同特点和不同点,从而准确揭示不同画种的特征和面貌。趣味比较法不仅有助于全面、深刻地领悟画种的鲜明特点,而且还能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开拓思维空间,提高研究问题的能力。作品比较的形式很多,一般常用的有:画种比较法,题材比较法,主题比较法,技法比较法,形象比较法,特色比较法,风格比较法等。一般来说,比较时要有次序分项进行,比较完某一项后,再比较下一项,不要不分内容,信口开河,齐头并进。

美术教育被公认为是培养学生创造力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实

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客体地位,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知道人人皆可创造出美丽独特的作品,给他们以足够的勇气和信心你将会发现不同凡响的改变。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到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而创新,首先应该养成善于创新,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精神,要让每个学生明白,发明创造并非局限于发明创造新产品、新理论、新定理,发明创造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处。生活中的每一处景物、每一件事物都可能成为艺术表现的素材,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勤于动脑、敢于创新,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成为艺术家。比如在课堂当中我会经常设置作品评价环节,启发引导学生在作品完成之余参与到欣赏与评论当中,适当运用发现的眼睛去看待每一件作品,从而完善提高自己。只有使学生能够大胆、自信、有个性地表达,想象力和思维创造能力才能得到丰富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兴趣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激发兴趣是为了启发思维,是为了实现创新。如果说创新是永恒不变的话题,那么兴趣就是创新得以实现的永恒动力。

老师欣赏或肯定学生作品的某些方面,学生就会对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大的动力,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美术课感兴趣,才能吸收美术知识和培养美术技能。学生如果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习,便会由被动变为主动,进而使注意力变得集中和持久,观察力变得敏锐,想象力变得丰富。

美术课的学习应是一个喜欢创新、学会创新和实现创新的过程。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机会无处不在,需要我们不失时机,机智地、耐心地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当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体验到了成功时,创新之美也就得以实现了。美术教师只有在传授美术知识的同时,积极探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才能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独特价值。

参考文献:(1)《教育心理学》(2)《美术课程标准》(3)《美学原理》(4)《生活即教育》(5)《美术教学重视发展儿童思维》

课题中期工作总结篇6

本学期已快接近尾声,现对本人于20xx年9月申报并被县教研室批复的题为《如何转化数学科目学困生的研究》的县级课题工作予以总结:

一、要转化数学科目的学困生,首先得了解造成学困生学习差的原因。开学初,我通过走访,实地考察,与原任数学老师了解、沟通,发现他们真正差的原因就在于:

1、基基础知识欠缺;

2、数学概念模糊不清;

3、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失去信心;

4、上课从不专心听讲,从不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等等。

二、根据我班数学科目学困生的实际,制定学困生转化工作计划。并按计划逐步实施。对数学学困生,要有耐心地指出他们的弱项,让其明白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根据学困生的不同情况,在制定符合他们实际情况的学习计划,通过课堂教学、课后辅导,与他们交流谈心等方式逐渐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采用“一帮一,结对子”和“老师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各项能力都很差的学生,我采取的方式是:1突破计算关,用学生互帮的方法,从最简单,最基础计算补起,进而向较复杂计算过渡;

2,加强数学概念区分、理解与运用学习,并逐步达到融会贯通;

3、进一步加强学困生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四、记录学困生的点滴进步。记录学困生的每一次进步,十七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每一次进步,才能树立他们对数学学习的.信心,使他们感受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数学是可以学好的。

五、对学困生的培养,教师要建立家校合力的教育机制。对学困生的转化不是光靠教师这一单边力量就行的,教师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与支持。相当一些学困生在学校的表现是一个样,回家之后的表现又是一个样,现在的家长又特别的迁就孩子,因此对学困生的转化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做好家校之间的互动,严格把握孩子的情况,同时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只有这样才能共同转化他们。

六、对学困生狠抓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困生往往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不明白学习的目的,我为什么要学习?为谁学习?他有什么重要性?因此,作为教师就要多与他们交流、谈心、沟通,主动与他们打交道,交朋友,给他们讲清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感觉到有学习而带来的快乐。

七、对学困生要恨抓认真完成作业习惯的培养。

学困生不爱做作业,更不用说按时完成作业了,这是因为给他们布置的作业与那些学习好的学生的作业几乎是一样的,这对他们来说的确是有一些难度,他们肯定吃不消,他们往往就完成不了任务。那么,我们作为教师,就应该从每节课中对学生进行分层布置作业,对学困生来说,题相对比其他学生来说要简单一些,从量上来说,一定要做到适中。让他们在做作业上感受到成功乐趣,同时老师要尽量做到少批评,多鼓励,切记打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然后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久而久之,就会逐步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八、加强对学困生的心里健康教育,良好的心态也是搞好学习的关键。

总之,转化数学科目的学困生,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作为他们的数学老师不能轻而易举就放弃他们,要给他们更多地关注,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让他们慢慢的稳步提高。

课题中期工作总结篇7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下,通过课题组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同时,在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实践。现在结合近阶段的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题进展情况

1、理论研究水平得到提升

当今世界飞速发展,传统的学校教育教学正在受到巨大冲击,它使教育由一次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由传统民族性教育向现代国际化教育转变、由传统的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向开放的教育教学模式转变,引发了人们的教育理念与行为方式的重大变化。

教学方式的综合的应用,不仅仅是为了教师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要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倡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新课程实践中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教学方法的研究,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资源和改革新课程教学模式,达到高效地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我校教师曾参与完成国家级课题《面向新课程的农村高中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与效益研究》,在课题研究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课题开题后,我校专门组织课题组的教师进行了专业学习,派出多名教师到兄弟学校观摩,使他们的理论研究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

2、实践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课题组成员通过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活动,提高了学术研究水平和教学业务水平,教育理念得到更新,课题组成员中的许多教师在理论学习与实践的基础上完成了理论实践理论的升华。

新课程理念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更加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学的过程和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注重思维过程和科学方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仅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更是新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合作者。

二是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培养化学特长生,拓展学习空间,发展学生的科研能力,浓化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和思维品质;课堂注意力集中程度更强了;学生学习方式开始步入信息时代,动手实践能力大大增强。

3、课堂教学效率稳步提高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应用,使学生的视听信息相互干扰变为行为一致,通过多媒体技术用视频展示台将实验器材放大,这样学生既可以看到清晰的仪器,又可以听教师讲解。在实验原理讲解时,力求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4、实验获得阶段性成果

我校课题研究的深入进行,也使很多老师的教学成果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孙红霞老师的论文《“乙醇”的教学情境设计》在国家级刊

物《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上发表。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良好的课堂教学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课题开题以来,我校十分重视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采取了多种措施鼓励和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教师们在教研组长和本组课题负责人的带领下积极进行探索,课堂效率得到较大提升。目前课堂教学模式离高效课堂以及多种教学方式的完美结合尚有较大差距,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提升。

2、学校资源库收入的教学方方法不够完备

课题开题后,基础年级的教师研究的力度较大,初步研究了一些主要的教学方法。高三面临升学的压力,很多老师的研究热情不高,仅仅提供了以前基础年级教学中的几个范例。致使课题的研究的力度受到限制,目前收到的效果打了折扣。资源库的内容不够丰富。

3、现代教育技术装备与教学方式的有机整合力度需要加强我校各教室多媒体设备初装,教师的使用还不够流畅,致使很多资源没有得到开发利用。今年暑期培训主要针对多媒体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通过本次培训教师的使用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今后还要加大使用的监管力度,进一步提高。

三、下一步的工作措施

1、加大教师教育教学方式运用的培训力度

现代教学方式应用教学的当务之急是加强对教师的引导和培训,尽快帮助教师将现代教学方式引入教学过程,掌握现代教学方式的理论和发展状况,现代媒体技术的操作技能,教学软件的设计、开发和制作等。充分发挥现有的资源优势和专业教师特长进行合理轮训,尽

快掌握第一手资料。学校领导要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创造条件,为时间和培训新技术提供足够的时间和资金支持。学校要建立奖励机制,对在教学中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的教师和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开发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政策和物质上的奖励。

2、加强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实资源库

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建立化学实验教学软件资料库。随着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internet与校园网的接轨,为中小学教育提供了丰富网络资源。目前网上的教学资源越来越多,多家企业也已经或正在开发教学资源库,这些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了教学资源保障。校园网和服务器的建设是教学资源库建设中的基础部分,是构成教学资源库系统的第一步,要使资源库“活”起来,为广大师生提供各类资源。教学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可谓重中之重。学校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动态工程,它需要更多的教师一起来参与、完善,需要全面性的资源网络的支持与相应的.配套激励机制。只有资源库实用、丰富了,大家都乐于参与学校资源库的共建,并习惯于以此作为工作平台,才能更好地实施学科信息化教学,实现教育信息化,进一步充实课题资源库。

3、加大课堂教学研究力度,形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精心设计教学教案,实验教师依据教学目标认真选择教学媒体,针对教学重点内容创设情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立合适的探究情境,加以形象生动的引导,使大部分学生都可以独立完成自己的猜想和设计。之后再通过大家的讨论来选择最合适的方案,这样可以大大的提高课堂的效率。以往的探究课程要受到各种实际条件的制约(比如实验仪器的短缺、老化等以及实验环境的影响)。我们可利用

现代技术,创造理想的实验情境,尽量排除误差的干扰,通过生动的形式吧实验原理和过程展示给学生,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索,以进一步的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是我们对于课题研究的阶段总结,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这也正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重点提高与改进的地方。本课题组相信,在学科专家、课题研究专家的指导下,在学校行政的大力支持下,在省教育生产装备处、市、县仪器站等上级组织的帮助下,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我们会继续加强理论学习,继续深入化学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与实践,以实践为主,以理论为指导,进一步把我们的课题研究推向深入,取得更好的成绩。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7上地理工作计划优秀7篇

水务个人工作总结7篇

公司企划工作总结7篇

音乐初中工作总结7篇

银行日工作总结7篇

进修工作总结7篇

手绘图工作总结7篇

制度工作总结7篇

预防欺凌工作总结7篇

期末干部工作总结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6257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