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是记录我们内心真实感受的文字,当我们内心有了新的想法时,可以及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下面是发发总结网小编为您分享的720暴雨心得5篇,感谢您的参阅。
720暴雨心得篇1
从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河南省应急管理厅获悉,目前,河南全省已经有31座大中型水库超汛限水位,个别河段已发生险情,部分区域发生洪涝灾害。随着降雨的持续,河南省部分河道可能超过警戒水位,一些山区河道可能出现严重的山洪灾害。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于7月20日18时将防汛应急响应级别由Ⅳ级提升为Ⅱ级。
郑州是受到暴雨侵袭较重地区之一。截至20日17时,郑州过去24小时降雨量达457.5毫米,20日16时至17时遭遇了极端罕见强降雨,1小时降雨量201.9毫米,自有气象记录以来,单日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单小时降雨量超过日历史极值,降雨强度历史罕见。
降雨造成郑州市区严重内涝,市内交通中断,多处小区停水停电。为切实做好防汛应急救灾工作,郑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自7月20日17时起将防汛Ⅱ级应急响应提升至i级。
7月20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河南省登封市唐庄镇龙头村附近突发山洪,村民受困。下午2时左右,郑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紧急赶赴现场,历经6个小时救援,转移村民50余人至安全地带。
受持续强降雨影响,20日郑州取消进出港航班260架次;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公司管内部分区段封锁或限速运行,导致部分列车晚点运行、停运或折返;20日18时,郑州绕城高速全线、郑少高速全线、机场全线等部分高速禁止所有车辆上站。
暴雨中,交警、环卫、电力、通信、供水、市政……所有保证居民正常生活的岗位,都有防汛救灾人员逆行风雨、俯身服务的身影。河南已协调联动解放军、武警部队,突击力量待命,督促指导各地提前预置防汛抢险力量,做到汛情灾情早准备、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目前,河南全省28000多支救援队伍、70余万人全天备勤、严阵以待,在灾害发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抢险救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7月20日,交通警察在郑州市花园路冒雨修复交通设施。
7月20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针对河南省防汛抢险救灾工作,国家防总于当日20时启动防汛Ⅲ级应急响应。国家防总河南工作组已紧急赶赴现场协助开展抗洪抢险工作。
据介绍,截至发稿时,河南省消防救援总队20日共处置抗洪抢险救援408起,郑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出动消防车548辆次,舟艇25艘次,指战员2710人次,营救被困人员849人,疏散转移群众1500余人,消防救援队伍已做好跨区域增援准备。
720暴雨心得篇2
7月20日,河南等地遭遇强降雨,郑州等城市发生严重内涝,一些河流出现超警水位,个别水库溃坝,部分铁路停运、航班取消。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身先士卒、靠前指挥,迅速组织力量防汛救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严防次生灾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关山险阻,雄者善越。面对防汛这道“加试题”,广大党员干部“担当”在肩、闻“汛”而动,为人民群众筑起一道冲不垮的“红色堤坝”,在“战风斗雨”中擦亮“忠诚、担当、为民”的先锋本色,让我们看到中华儿女坚强善良、党群团结、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
心中有党,擦亮“忠诚”底色,矢志不渝跟党走。“忠者,德之正也;诚者,天之道也;忠诚者,为人之正道也。”忠诚是党员干部最厚重的底色,是经过建党以来深刻的历史变革总结出来的高尚品质。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当前防汛救灾形势严峻,始终听党指挥,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无所畏惧、笃定前行,便是当下最好的忠诚实践。当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党员干部勇于奉命于“危难之间”、高扬“阵地旗帜”、勇做“先锋战士”,把防汛救灾当作践行初心使命的“考场”,到汛情最严重、抢险最困难、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赶考”,冲上去、顶得住,交出一份“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红色答卷”。
心中有责,擦亮“担当”成色,务实重行善作为。“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作为,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职责所系、使命所在。“为官避事平生耻,重任千钧惟担当。”广大党员干部要把防汛救灾作为描摹党员形象、磨砺党员本色的“主战场”,主动吹响“我要上,我先上”的冲锋号,用“硬核担当”挺起防汛救灾的脊梁;坚决贯彻防汛工作“硬标准”,深入抢险救灾第一线,以靠前战、主动战、全力战的姿态与之对抗,在防汛宣传、人员调度、监测预警、堤库巡查、物资储备等各项措施上,指挥有力、高效推动,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当好风雨里的急先锋和排头兵,立稳急流之中的主心骨和定盘星。
心中有爱,擦亮“为民”本色,枝叶关情暖人心。“危难之时,尽显人民情怀”,“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民是党员干部最质朴的本色,也是党和人民最欣赏的特质。无论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还是防汛救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都是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要求。在来势汹汹的汛情面前,广大党员干部要秉持“为民服务、为民造福、为民奋斗”的至上情怀,在防汛一线守望相助、传递温暖,集结力量、共克时艰,不做“旁观者”,不当“事外人”,拧成一股“战斗绳”、结成一张“安全网”,在受灾驰援、摸排救助、预警监测、安置转移中及时了解受灾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紧紧地与人民团结在一处、战斗在一起,积极贡献“我力量”,倾情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奏响军民团结、干群同心“大合唱”。
720暴雨心得篇3
这是发生在我外婆家——海口市郊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去年7月下旬的一天,太阳还没露头,外婆就背了一袋大米向村外走去,我也跟了上去。
走到村的南边,出现在眼前的是一幅难以用画笔画出的惨相:台风带来的一场大暴雨引发的山洪,把一栋刚盖好不到一个月的三层漂亮小洋楼冲倒了,衣被、农具、100多只鸡鸭、8头猪随着山洪冲得无影无踪,眼前只剩下几根水泥柱子。胡爷爷、胡奶奶蹲在柱子旁不停地叫着:“老天爷呀,我家好不容易才过上好日子,这下全完了,我们以后怎么办啦!”老俩口哭得像个泪人。
我们走到胡爷爷、胡奶奶面前,外婆声音很小,说:“大哥、大嫂,你们收下这一袋大米吧!”这时,一阵阵脚步声从后面传来。我们转过头望去,只见刘村长带众乡亲朝这边走来。他们有的怀里抱着、有的背上背着、有的肩上挑着。
刘村长来到胡爷爷身边,痛心地说:“大伯,您家遭到了不幸,我也帮不上别的忙,这1000元钱请您一定收下。”胡爷爷用颤抖的手推开送过来的钱,激动地说:“刘村长,你的心意我领了,但这钱,我不能收,这是你为儿子上大学积攒的呀!”
“大伯,您就收下吧!儿子上大学的钱,我会想办法的。”
这时,李大婶提着一包四件套崭新的床上用品走过来了,她把这套床上用品放在胡奶奶手里。“不,这是你打发闺女出门用的,我不能收。”胡奶奶又摇头又摆手地推辞着。“收下吧!闺女那还有呢!”李大婶边说道。胡奶奶流着感动的泪水,接过了这套新买还没用过的床上用品。太阳已经升起来了,乡亲们陆陆续续来送东西,胡爷爷和胡奶奶身边堆满了乡亲们送来的物品。
快到中午的时候,迎面又开来两辆东风牌大货车,车上装着砖、石灰、沙子和木板,这是几户富裕农民合伙送来的,他们要给胡爷爷、胡奶奶盖临时简易房啦。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房子被山洪冲走是不幸的,但我却因此看到了乡亲们金子般的心,感受了人世间的暖暖真情。
720暴雨心得篇4
暴雨还在下,警报还未解除。全中国人的心,都为河南揪着,为郑州揪着。惨痛的伤亡,让人格外痛心。我们看到了自然的残酷,也见证了众志成城的力量。
形势还非常严峻,救灾还在继续。当然,既然老天这样无情,那我们就必须勇敢应对,河南一定行。但必然地,这一非常事件,也给中国和世界带来诸多启示,至少五点吧。
启示一,老天爷确实越来越捉摸不透!
仅郑州,7月20日下午16-17时,一个小时内,降雨量超过201.9毫米。这是什么概念?历史上,我国陆地国家气象站一小时最大的降雨量!一个小时内,相当于103个西湖倒向了郑州。郑州三天,下了过去一年的雨。河南其他地方也类似。
简单的百年一遇、500年一遇、1000年一遇,这种含糊指标,已经不能说明问题。环顾全球,中国北方的暴雨,西欧的洪灾,北美的热浪,一个接一个的极端天气,或许正是老天爷发出的警讯,别以为气候变化离我们很远,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无法漠视。
启示二,人类必须对极端天气做好充足准备。
郑州这种极值,摊上就逃不了。但也并不是就没有经验和教训。也就是这个7月,北京也多次有暴雨。暴雨来临前,政府一遍遍发出警示,山区公园等纷纷关闭,中小学幼儿园关闭,很多单位也连夜下发通知,没必要一定要上班的人,居家办公……我昨天说过,虽然雨水没想象得那么大,大家还有不少调侃。但至少我还是很感慨的。
因为这种决策,是要有魄力和担当的,但这就是管理能力,也是人文关怀。面对这种极端天气,哪怕十防九空,也必须未雨绸缪。北京也是经历了血的教训的,这个世界,人的生命最重要。
启示三,这才是真正的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
我们看到,洪灾发生后,多支子弟兵第一时间出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除了子弟兵外,消防、公安民警,乃至几乎所有基层党政干部、共产党员,都冲在最前面。还有,河北、江苏、山西、安徽、山东、湖北的七个省份,共1800人紧急奔赴救援。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看到一位战士留言说,几个小时高强度的救援后,“早饭手抖到夹不住筷子”。这就是责任担当。这就是真正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这就是全国一盘棋。面对同胞的苦难,我们没有退缩,也不可能退缩。挑战是严峻的,但认真,应该就没有中国做不到!
启示四,总有一些瞬间,让人泪目。
网络上太多感动的瞬间,看着看着不由泪目。比如,一女子险些被大水冲走,众人拼死将她从湍急的水流中救回。还有人们在暴雨中结成人链,营救被困的陌生人。地铁人员获救后,让情况危重的人和女人先走。还包括各地企业和企业家以及普通人纷纷捐款,宾馆等场所降价留客。这就是一个社会的温情。
鲁迅先生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历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在抗疫斗争中,在抗洪救灾中,我们就看到了太多的脊梁。泪目,致敬!
启示五,我们人类,还是太渺小。
难道不是吗?科学是在进步,生活水平是在提高,基础设施让人赞叹。但大自然毕竟是大自然,我们讲人定胜天,但有的时候,人是不可能胜天的,我们还是要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我们都是普通人,平时难免纠结于收入的多少,人事关系的复杂,各种酸甜苦辣;政客们还在计较着权力的大小,国际上各种权力的游戏,一场又一场的战争……
但有没有看到,在大自然的伟力面前,我们人类还是太脆弱太渺小,更要有所敬畏。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在气候加速变化、极端天气不断增多的大背景下,怎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人类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720暴雨心得篇5
7月20日,河南遭遇千年一遇的暴雨,持续强降雨造成多地道路、地铁等被淹,大量人员被困,对居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紧张救援仍在进行。面对严重汛情,各方力量纷纷进行紧急救援,以“快”“狠”“准”的救援姿态展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精神,落实了“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的防控精神,为河南救援注入了真情和力量。
速度快,以“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的气势救人民于水火。针对河南省连降暴雨引发险情,消防战士、警察、公职人员马上投入战斗状态,应急管理部第一时间启动消防救援队伍跨区域增援预案,他们24小时不眠不休、争分夺秒,只为保障更多人的安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面对灾难,消防救援队伍快速响应号召,自觉取消休假,做好紧急应对方案,落实应急值守,积极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坚守在防汛救灾一线,正是因为他们冲锋在前的加速度使救援及时有序推进;继连夜调派七省消防救援水上救援专业队伍紧急驰援河南之后,各地迅速整合资源,组建救援队伍支援河南,一声声“河南挺住,我们来了”为救援带来了无限的力量。这些救援队伍始终牢记“只要是老百姓的事都是天大的事”,与时间赛跑、与灾难对抗、与受灾人民共患难,中国速度的背后是中国人民不畏困难、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力度狠,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执着救援全力以赴。一句“胡辣汤挺住,热干面来了”让广大中国人民破防泪目。面对汹涌疫情,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互帮互助,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巍峨长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一次次伟大斗争告诉我们:越是面对挑战,越需要齐心协力;越是攻坚克难,越需要竭尽全力,我们要狠下功夫抓好防汛救灾工作。各个单位切实履行好监测预报预警、水工程调度、抢险技术支撑等职责,全力以赴做好洪水防御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救援人员秉持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信念,保持战时状态,全力防汛、有效排险、及时救灾;消防员在救援途中接到家人的求救电话时匆匆安慰家人几句后便挂断电话,全力执行救援任务;交警冒着暴雨在各个路口疏导交通,确保车辆顺利通过……他们于困境中坚韧不拔,于逆境中顽强拼搏,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守护着河南人民。
定位准,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保障人民安全。防汛救灾是一盘棋,而我们每一位中国人民都是一颗棋子,每一颗棋子的力量都会影响到这盘棋的输赢。面对严重汛期,全国人民风雨同舟、心系灾情,各大企业、各位群众纷纷发起捐款,以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助河南渡过难关,全国人民朋友圈转发救援热线、微博宣传自救办法和自我保护知识、为各位守护者加油打气,为河南注入爱与真情,这些点滴小事凝聚成抗洪救灾的坚实力量。山东的刘先生得知灾情后不远万里,携带自己的摩托艇、皮筏艇等一众物资支援郑州,郑州市民组成人墙,喊着号子齐心救人,最终救出被困人员,在很多人大喊“快跑逃命”时,白衣男子史中杰看到有人被冲走后,不顾个人安危跑到湍急的水流中,一把将女子拉上岸,之后低调离开……一处处勇敢身影、一次次挺身而出,即使很多人不是消防队员、不能冲锋在前,但是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受灾人民、用爱书写着责任与担当。
天灾无情,但压不跨泱泱大国;暴雨凶猛,但敌不过众志成城。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面对暴雨灾情,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救援速度快、防汛力度狠、自我定位准,中原儿女就一定能战胜洪水,渡过难关。雨会停,天会晴,灾难一定会过去,河南一定行!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中庸心得5篇
★ 团课心得通用5篇
★ 游泳心得推荐5篇
★ 我们读书心得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