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写心得体会的时候都是要将过程都回想一下的,当我们内心备受启迪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发发总结网小编为您分享的科学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6篇,感谢您的参阅。
科学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篇1
携带着对教好小学科学这门课的渴望,9月19日至9月21日,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由滨州市教育局组织的“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展示会”的学习活动。也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的这次学习的机会。通过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感触:
一、对自我的重新认识:
通过学习使我的思想有了一个新的转变,作为一位科学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在科学的探究过程中,教师不再把科学知识的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也不再把主要精力花费在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上,而是成为学习共同体中的成员,在问题面前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在探究科学的道路上教师成为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因此,在科学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二、对科学课堂教学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1、课堂教学强调从问题入手。科学课最重要的一个理念就是强调课堂教学要从问题入手。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从问题入手,使学生带着渴望知识的愿望去学习。在课堂中,学生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中间要经过一大段过程,没有过程和方法,解决问题也是一句空话。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教会孩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课堂教学以科学探究为主。《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意味着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策略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研”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做科学”来“学科学”,学生们可以把科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的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能动地获得对科学的理解。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在参与解决问题、参与做计划、参与决策、参与小组讨论、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们将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同他们从多种渠道获得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并把所学的科学内容应用到新的问题中去。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们对科学探究的手段、使用证据的规则、形成问题的方式、提出解释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有了亲身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听到或记住有关的知识和结论;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的性质等一系列问题,有了切身的认识和体验,而不仅仅是获得了关于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
三、对今后科学教学的思路: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觉地从学习态度上重视科学课,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实验操作,要注意观察每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多鼓励,多使用加到好处的评价性语言,使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做到自主探究,使科学课成为孩子们心目中一门有趣、重要的学科。
总之,在这几天的学习中,我不仅在业务能力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课堂语言平缓,语言不够生动,理论知识不够,教学经验不足,组织教学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我坚信4月11日-4月14日,我有幸参加了湖州师范学院组织的小学科学教师培训。这次培训虽然时间只有4天,但是我感觉收获却很深。
小学实验室管理培训,老师主要从搞好实验室环境管理、教学仪器保管帐的管理、教学仪器管理、仪器的维护与保养、实验仪器的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讲解。孙老师对3——6年级的科学实验,从实验材料、实验过程、实验结论等方面进行了讲解,通过学习,我明白了作为一名科学老师,在平时的工作中,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保持好实验室周围环境的整洁;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的布局要合理;仪器柜合理放置;营造实验室的科学文化氛围;实验室的保管帐要建立账簿、增减有据、账物相符;教学仪器要摆放整齐,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二、科学课堂教学应以科学探究为主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意味着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策略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研”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在参与解决问题、参与做计划、参与决策、参与小组讨论、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们将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同他们从多种渠道获得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并把所学的科学内容应用到新的问题中去。
三、有了深刻的体会,就要把它付诸于行动。在以后的课堂实践中我努力做到使课堂“回归生活和社会”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与社会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立足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力求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
科学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篇2
近期,认真的学习了科学新课程标准,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科学的有了全新的认识,下面就来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新课标要求教育必须培养有创造精神、有个性的人,那么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呢?
首先给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关系,老师是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探讨,这样才会使孩子们的身心得到彻底解放。因为多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所以他们的许多想法和做法是不合常理的。教师要打破常规,千万不能怕课堂纪律“乱”而过多地限制他们,要让学生放开胆子活起来,课堂上允许学生提出质疑,还可以随时发表个人的见解。在这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中,,学生当然会感到新鲜、很刺激。才能以良好的心态去主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有了,学习的自觉性就会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真理的能量就会被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其次让学生以研究者的身份充分观察思考。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的认知活动。它是儿童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大量的感性认识都是通过观察获得的。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不应把科学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观察思考的机会。鼓励、引导他们以研究者的身份主动参与到知识形式的过程中去,使他们不仅仅看到了结论本身,重要的是看到了结论形成的来龙去脉。
还有要让学生勤动手,发挥主体作用。针对小学生好奇心强,什么事总想理明白,做什么都想亲自试试的特点,教师要因势利导,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达到手脑并用的效果。因此科学课中一些实验和观察材料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准备,鼓励学生多动手操作和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发现,同时教师也不失时机地给予点拔、引导和鼓励,就会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诱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创新、求异。让他们自由地、充分地发挥其聪明才智。这是我读了新课标的最大感受。
我认为应从三个方面努力。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是这场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我首先认识到自身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明确新课程的内容和基本框架,了解教材的编写思路,对新课标有更深的理解。我在这种方式的指导下,也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深入把握科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对照自身的实际情况,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做到灵活的、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积极探索、刻苦钻研、开拓科学课程改革的新局面。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要注意利用种种方法向学生展示科学的奥秘,使学生产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在探求大自然奥秘的过程中闪耀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我在教学《比较水的多少》一课,先让学生设计出各种方案,比如说用秤称、用小杯一杯一杯的量、用尺子量等。设计出方案后教师发给学生器材,让学生按自己的方法进行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去、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有的为取得成功而兴奋不已,也有为失败而不知所措,经过一段时间的折腾后,最后认识到量液体方便又准确的仪器量筒。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去钻研更深奥的科学问题。新课程《标准》指出:“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学生经历典型的科学探究活动、经历探究的过程,使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表面看到的知识,而且在过程,方法、感情、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都得到了发展,真正体现了“重过程,轻结果”的理念。
三、鼓励发散思维
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造独立的思考情景,让他们体会创造、发现的自豪和愉悦。教师应该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观察、试验、测量、记录、统计,让他们去进行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去发现新知。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做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应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计划,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最后,我想用一句话来总结我的认识:“教育是科学,但更是艺术”。
科学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篇3
5月16-19号我很幸运地来到南昌参加科学教材培训。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是当代社会发展对每一个人提出的新要求。我国历次对教育发展具有建设性意义的教育改革,都包含了对科学素养的追求。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小学科学课就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小学阶段如何能真正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使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科学知识,也能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本次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正确恰当的教学目标是基础
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指导思想,教师应该对整个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目标有整体性认知,把握课程标准的的性质和指导思想,切实研讨教材,把握每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
如:我们应该了解我们所教学科各阶段的教学侧重点,小学科学教学各学期各年级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以小学科学教材(教科版)为例:三年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上,包括体验知道什么是科学观察、不断扩展观察内容、不断学习和扩展观察的方法。四年级在此基础上重点是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五年级重点是调查研究,调查和研究有关的科学的问题,在调查研究有关科学问题中理解科学概念、培养探究能力。六年级重视了对数据的收集、加工、整理和分析以及充分讨论,发展运用数据解释和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概括、逻辑推理能力。即使是同一学段,教学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例如四上《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和六上《杠杆》,虽然教材规定设计的活动都能够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做出假设→收集证据→解释→交流的过程,但是前者重点在收集、加工数据,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后者侧重于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尤其是如何制定科学探究计划。只有这样深入了解教材才能避免教学目标偏离和探究过程的无效重复。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征,制定切实可行、具有实效性的教学目标。
二、有效实验探究活动是关键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是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教学是一门艺术,实验教学也不例外,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需要教师的机敏把握和智慧处理策略。而对实验细节的把握,是提升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1、实验材料精心准备
实验教学能否成功、效果能否达到,不仅仅取决于实验材料是否充足,还取决于实验材料选择是否科学,搭配是否精当。实验材料选择科学、搭配精当,学生操作起来得心应手,观察方便,现象明显,实验效果就好。
把各种材料放在一起,它们之间便有了一些相互关系,不同的组合往往会使学生产生一些特定的言行。如《物体沉浮》一课中,给学生准备一盆水,一个软木塞、一个小铁块,这样一组材料学生会有什么结论?学生会说铁块沉下去,软木塞浮上来,材料结构的简单,使他们很难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如果是另一组材料:一盆水、同样形状大小的木块、铁、塑料、胶木,学生又会有什么结论?因为材料间的丰富对比性,将揭示一个规律:同样大小的东西,重的下沉,轻的浮着。那么,是不是材料的结构越复杂越好呢?不是的!一般情况下,教师依据教材的提示,会设计出适合预设问题探究需要的有结构的材料,只要能够完成任务就可以了。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如果我们在准备实验器材时打破常规思维,常常可以使材料更简洁有效,看起来简单,但是用起来却更有意义。
2、让学生自主探究
我国科学教育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讲解和提问为主,这种学习策略完全违背了科学的含义和价值。“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只会使科学知识变得枯燥无味,错过了学习科学的本质即科学精神的机会,所以我们要努力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解放学生的手、口、眼、脑,充分让学生大胆实践,让探究活动有效。
我们在课堂上总会感到学生,有时会不听我们的“谆谆教诲”改变步骤,不听我们的建议想出意想不到的方法,不听我们的提示汇报出与众不同的看法,我们总会因为得不到预期想要的结果或因为他们的回答没有符合后面预设的教学设计而气愤苦恼,不知所措。其实这正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机会,此时我们不用担心,放手让学生各具特色,独具匠心,教师明察秋毫,除却枝枝蔓蔓的信息,经过引导,总会让学生们发现一些共同的特点。顺着从这个方向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有的放矢,学生的自主探究行为才变得更有意义。所以在学生活动着的时候,我们应是最忙的,不是去讲述,不是对学习活动指手画脚,而是要观察学生行为上的变化和独创性,用心发现学生的特殊表现,注意各个小组有意义的探究行为。
如教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点亮小灯泡》一课时,当学生认识了导线、电池、小灯泡的结构时,总有一部分学生会不听老师的讲解,迫不及待地动手连接电路,点亮小灯泡。这时,我们不需要去制止、恼火,放手让学生各具特色,教师明察秋毫,除却枝枝蔓蔓的信息,经过引导,总会让学生们发现一些共同的特点。这样的实验才更有意义。
三、课后反思是助推剂
教师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思考与研究,对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回顾,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追求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从而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对教师来说都是财富。课后将这些宝贵的财富及时进行分析、整理,由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再来指导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就可以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增强教学的自觉性,不断提高教学效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我们会在以后的教学中避免出现已经出现过的缺陷,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科学教学真正做到有趣有效。
科学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篇4
一、联系生活实际,导入新知教学。
数学知识的形成源于实际的需要和数学内部的需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的大量知识均来源于生活实际,这就为我们努力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入新知识提供了大量的背景材料。例如,我听过的一节《认识分数》教师在教学时结合日常生活中分物品的经历,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可以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1瓶;而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分是多少呢?按照习惯的说法是叫做半个。生活中常会遇到分东西或物品不是整数的情况,在学生学过的数中哪个数可以用来表示半个,学生找不到这样的数,那么半个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此时就要学习新的数——分数,这个数又该怎样写,怎样读呢?学生对学习分数有了一种需求和愿望,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中。
二、设计问题情境,增强应用情趣。
人的思维起始于问题。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寻求问题的答案。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而学来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巧妙的设计问题情境,注重存疑,把问号装进学生的头脑,让学生从数学角度去描述客观的事物与现象,寻找与数学有关的因素,主动的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三、搜集应用事例,体会应用价值。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可以自己搜集有关资料并介绍给学生,例如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与使用、地图用四种不同颜色区分地区、飞机设计等都和数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社会已进入“数字化”的世界。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自己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数学应用的具体案例,并相互交流。例如,我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时,我让学生课前搜集关于百分数的资料,像商品标签各种成分的含量、存款利率等。再如,教学“认识千米”时,到图书馆或网上查找世界最长的三大河流是多少千米。通过查阅资料,搜集数学应用的事例,可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了解数学的发展,感受数学的文化魅力,体会数学应用价值。
四、创造应用机会,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亲身体验过的知识才会更深刻的理解和熟练的运用。美国数学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可见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最有效的办法应该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身实践。例如,我在教学“百分数”后,让学生做小会计师,在父母的带领下把自己积攒的钱存起来,根据银行的利率算一算,怎样存更合算,熟悉、掌握存款的方法和计算利率的方法,或者到商场购买打折商品,计算打折商品的总价。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形成初步的实践能力。
通过学习更加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旧的不能顺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不断钻研教材,学习新理念、新方法,更深入的了解自己的学生,钻研教材教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教研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小学数学现代教学的需要。特级教师吴正宪曾说过:数学教师要带着思想走进课堂,给孩子们留出思想的空间,孩子们的思想才更开放,孩子们的思路才更开阔。今天的课堂教学最重要是读懂学生。一个好老师要专业地读懂教材,要用心地读懂学生,要智慧地读懂课堂,这样的课堂一定会充满活力。
科学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篇5
这段时间再次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使我领悟到了教学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我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再学习,有以下的认识:
一、备课
变“备教材”为“备学生”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备教的方法很多,备学生的学习方法少。老师注意到自身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注意到实验操作应规范、熟练;注意到文字的表达,也注意对学生的组织管理,但对学生的学考虑不够。老师的备课要探讨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表现他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上课
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必然有许多非预期的因素,即便教师对学情考虑再充分,也有“无法预知”的场景发生,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教师要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灵活的教学机智,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如在教学认识圆柱时,我让举出生活中的圆柱有一个同学脱口而出电线杆。有68%的学生同意,32%的学生不同意。于是我让他们下课后仔细观察。课后学生们都跑到校园中电线杆旁纷纷争论有的同学说出了不是圆柱的理由。同意是的同学也心服口服改变了认识。这个问题是不容易从学生的记忆中挥发掉的。
三、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学生学习的灵感不是在静如止水的深思中产生,而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本有的学习灵感有时就会消遁。
四、变“教师说”为“学生多说”
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量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础的知识,这个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对全班学生也有指导意义。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组织学生讲。数学教师要鼓励、指导学生发表见解,并有顺序地讲述自己的思维过程,并让尽量多的学生能有讲的机会,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说的结果也要重视学生说的质量,这样坚持下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上好数学课应该尽量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能把学生埋在越来越多的练习纸中。例如,口算,现在已经名不副实,多数用笔算代替,学生动手不动口。其实,过去不少教师创造了很多口算的好方法,寓教学于游戏、娱乐之中,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我们不能把数学课变成枯燥无味、让学生学而生厌的课。在数学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既动手又动口,并辅以其它教学手段,这样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
科学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篇6
暑假我参加了科学课程培训班学习。在感受到名师学识的同时,体会浓厚的学习氛围。通过与参加培训老师的交流、名师课堂实录的学习,让我真正感觉到作为一名科学教师的责任:承担祖国未来的建设者的教育和培养,要继往开来,坚定自己的信念。
培训一共分为两天,第一天的上午主要观看了三位名师的课堂实录,聆听了他们的说课。让我受益匪浅。下午,各县市区分组讨论、写出评课报告。各区派出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最后由教研员点评。第二天各代表队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专题讨论,专家作了总结。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一节好的科学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一节好的科学课,要做到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就如 阎老师说的要和学生有事没事多聊聊,切实的掌握学生们的心理状况。二是:关注科学,抓住科学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科学化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科学,乐学、爱学科学。
一、加强师生互动合作,打造亲和课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充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亲密合作者,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要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在教学中,注重运用多种形式的合作学习,如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织交流、全班交流等,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教师要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将课堂变成展示、交流的舞台,让学生把课下研究的成果在课上充分的展示、交流,使课堂充满亲和力,更为精彩.
二、注重实验环节,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
实验是学科学的最有效的手段。动手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有效地帮助学生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但是任何一个实验不是让学生随便动手做一做,看一看,说一说就行了,还需从中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态度。实验时应做到:明确目的。每次实验前都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精心设计实验。防止学生颠倒操作过程,少做漏做,导致实验失败。设计实验的过程,要靠学生的猜想,学生会有很多创造性的`想法和做法,这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良好契机;明确任务。在做实验时,教师要提醒学生动用一切感觉器官去全面观察。一是用眼,科学地看,时刻提醒学生注意用眼观察每一个微小的地方,每一步细小的变化。另外还可以直接给学生出示实验记录表,让学生边做边认真填写。这就是科学地听,科学地做,它能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感知事物。明确结果。从现象到分析比较,得出实验结论;应用结论。鼓励学生把得到的结论运用的生活实践中。既联系了生活实际,还培养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
所以,注重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即通过“动手做实验”来进行,通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验证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次次实实在在的科学探究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真正地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总之,上好一堂科学课,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深钻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行探究获取科学课知识,学以致用,从而把科学知识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
我希望我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用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开展对教材的研读工作,通过学习和研读,对新的教材内容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加强课堂教学的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注重校内和校际交流,不断反思与总结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我要让孩子们在学习过科学知识后能够妥善的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科学难题,并倡导孩子们亲近自然,关心现代的科学发展,而不是局限在课本中,要从课堂中解放出来。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