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发总结网 >策划方案

《赛马》教案优质5篇

写教案是教师个人教学风格和特点的体现,编写教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环境,确保教学过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发发总结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赛马》教案优质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赛马》教案优质5篇

《赛马》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了解田忌赛马的故事,体会"策略"的重要性。

2、通过了解题意帮助学生列出田忌所有可以采取的策略,通过对照找到赢齐王的唯一方法。

3、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田忌的这种策略可以在哪些地方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列举田忌所有可以采用的策略,来找出并体会田忌赢齐王的策略方法。

难点: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有效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教学过程:

[游戏导入新课]

1、我们来玩个游戏,每人三张扑克牌,比大小,三局两胜制三局两胜什么意思?

出示两组扑克牌,分别是红桃10、7 、5和黑桃9、6、3

问:你选择哪一组牌和老师比大小,让学生先出,老师几次比赛都赢了。

2、你有什么想法?

3、 "比赛中,怎么研究双方的情况,运用策略,找到能够取胜的方法非常重要,今天我们要学的《田忌赛马》,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有兴趣吗?"

[提出问题,研究策略]

1、老师讲故事:田忌赛马师:齐王和大将田忌喜欢赛马,他们把马分成三等,按照3局两胜制论输赢,第一次比赛,齐王的上等马对田忌的上等马,齐王的中等马对田忌的中等马,齐王的下等马对田忌的下等马,由于田忌每个等级的马都比齐王的稍差一些,所以田忌输了,田忌很不服气,要与齐王再赛一局,你来帮田忌想一想,可以怎么安排三匹马的比赛顺序?

(学生可以随意说一说想到的方法)

师:同学们真能干,帮田忌想到了这么多方法,究竟一共有多少种比赛的方法呢?其中哪些方法是能够赢得齐王的呢?

2、同桌两人合作研究。

(1)找一找田忌共有多少种比赛方法以及能够赢得齐王的方法。

(2)分析这种方法为什么能够取胜齐王。

3、汇报研究分析结果。

(1)谈一谈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找的。

(2)你有什么发现?(田忌只有一种可以取胜齐王的方法。)

(3)分析:这种方法为什么能够取胜齐王?

小结:像同学们刚才这样,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性一一找出来,并从中找到最好的方法,这是数学中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4、想知道田忌赛马的故事结局吗?

师:田忌第一局比赛输了,正当他束手无策时,他的'一个谋士,也就是出谋划策的人,叫孙膑,就像同学们刚才一样,为田忌一一分析各种策略的优缺点,最后找到了这唯一能够取胜的对策,最后,田忌以弱对强,反败为胜。

5、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

[学以致用]

1、联系课开始的扑克牌游戏

同学的牌:10、7 、5老师的牌:9、6、3

老师怎样出牌,能够确保自己一定取胜?

小结:在游戏中,能不能找到确保自己一定取胜的方法,非常重要。

2、乒乓球团体比赛,如果你是教练打算如何出兵中国队队员:王励勤、孔令辉、王皓、马琳、陈王己),世界队队员:瓦尔德内尔、萨姆索洛夫、柳成敏、波尔、施拉格

师:你们认为要保证胜利最主要是什么?(平时的勤奋训练,实力+用兵)

3、出示游戏规则:10颗棋子,两人轮流拿,每次只能拿一颗或两颗,谁最先拿到最后一颗,谁就获胜。

(1)游戏怎么玩?(解释游戏规则)

(2)试玩几次,想办法找到自己必胜的对策,找到以后在四人小组里进行讨论。(学生活动)

(3)反馈方法。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赛马》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

4、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12自然段,从中领会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2、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学生从孙膑献计中,领会到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机。多媒体课件。纸马。

课型:

阅读探究课。

第一课时安排:

1、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介绍两次赛马的经过。

2、懂得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部分学生有更多启发)

3、有感情朗读课文3—12自然段。能积累一些词语。

第二课时安排: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本文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

3、“动脑筋”故事交流会。

[课前激趣]玩纸牌

出示两组牌,红心10、8、4,草花9、7、3。上来的同学当然挑红心。同学先出结果老师总以2比1获胜。由此得出在战争中,在比赛中,有时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关键看弱的一方能否掌握主动权。

一、引入、揭示目标

同学们,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家叫齐国,当时齐国的贵族很喜欢赛马,有一名大将叫田忌,他特别喜欢赛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历史故事。

板书课题:提醒:注意生字忌上面是自己的己。

齐读课题。

1、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田忌和谁赛马?赛了几场?怎么赛的?结果怎样?……)

2、揭示学习目标(出示,指名读):

①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介绍田忌赛马的经过。

②从田忌赛马这件事中得到一些启发。

③有感情朗读课文。能积累一些词语。

二、学习“两次赛马”部分

(一)找出两次赛马的段落。

1、有谁知道本文写了田忌几次赛马?每次赛了几场?

(两次,每次三场)

2、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一下全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第一次赛马?从哪儿到哪儿写的是第二次赛马?

学生快速浏览交流:

一(1—2)

二(13—17)

(二)自学这两部分

这两部分内容,孔老师不讲,相信大家通过自学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能搞懂。能不能完成任务?(能!)

1、出示学习要求:

学习要求

①各人大声朗读1—2自然段、13—17自然段。

②各人按下面的句式,说一说田忌两次赛马的经过。

第_次赛马的时候,田忌先用___对齐威王的___,接着用___对齐威王的___,最后用___对齐威王的___。由于______,所以田忌_____。

③四人小组中,选一人说,另选一人用纸马演示两次比赛过程。

2、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

①老师要检查大家自学的情况了。先请人来读1—2自然段。认真听,读完了,我要请人到台上来讲一讲第一次是怎么赛的。

指名读。读一读1: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②一生上台讲说第一次赛马过程,教师演示课件。

③指名读13—17自然段。

④另一生上台讲说第二次赛马过程,教师演示课件。

表扬:说得真有条理,我们今后说话写文章,也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来表达。

三、质疑,推理

1、启发质疑:

看了两次赛马,你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地方吗?

板书:初赛失败——————→再赛胜利

2、顺势设问:

(出示问题1)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3、默读课文,划出有关的句子。

(出示):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齐读这一句。

板书:调换顺序

这个计策谁想出来的?

板书:孙膑献计

4、这个顺序可以随便调吗?

我们来做个实验。请四人小组长拿出信封里的纸,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假如我们不按孙膑的计策,换一种方法安排出场顺序,结果会怎样呢?用笔在纸上照样子写一写,推算一下。比一比,哪个小组算得快。

5、学生推算。教师巡视,找出一两张推算结果多的纸。

6、(展示台)展示学生推算结果最多的代表作品。

小结:实验证明,孙膑安排的这个顺序不是乱调的。孙膑真是____。用一个词形容一下。(神机妙算、计算精密……)

四、学习“孙膑献计”部分。

1、这么好的主意,为什么田忌想不出来,齐威王也想不到,孙膑却想出来了?(出示问题2: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好主意?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呢?)

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按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3—12自然段。可以互相提醒,揣摩人物的语气。

比较:夸耀——夸奖

2、四人小组练读——指名四人读(先说说你给同学出了什么主意)——评价——全班齐读。

3、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在文中找一找有关句子,用笔划出来,想一想。

(出示)

①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善于观察)

②“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善于思考)

③齐威王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

(知己知彼)

4、小结:

谁连起来说一说“为什么孙膑能想出这个好主意呢”?

(①善于观察

②善于思考

③知己知彼)

五、总结、积累

1、总结全文: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15、田忌赛马》,这篇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初赛失败,孙膑献计(板书),再赛转败为胜的故事。

2、(出示学习目标2)田忌赛马这件事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①善于观察

②善于思考

③知己知彼

④从全局出发,不怕牺牲局部利益

⑤遇到困难,不灰心

⑥骄兵必败

……)

板书: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3、(出示学习目标3)学了这篇文章,我们认识了三个历史人物。现在请你来评价一下这三个历史人物,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预案:

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孙膑:神机妙算、智勇双全

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田忌:有勇无谋、屡败屡战

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齐威王:夜郎自大、盲目乐观、骄兵必败

你想对孙膑说一句什么话:__________________

你想对田忌说一句什么话:__________________

你想对齐威王说一句什么话:_________________

这节课大家学会的词语可真不少。老师准备了一张词语卡片,大家齐读一遍。

(课件出示)词语卡片:

神机妙算、胸有成竹、知己知彼、智勇双全

有勇无谋、垂头丧气、屡败屡战、胜不骄、败不馁、

得意洋洋、目瞪口呆、夜郎自大、盲目乐观、骄兵必败、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4、课外作业:(课件出示)

找自己感兴趣的、有关动脑筋的故事读一读,准备参加班级故事会。

(预案:四人小组先交流一下,你有哪些故事,回去收集资料。)

板书设计:

15、田忌赛马

调换顺序

初赛失败———————→再赛胜利

孙膑献计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赛马》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读课文,了解田忌赛马的经过,懂得做事要多动脑筋才能成功的道理。

2.学会6个生字,理解“垂头丧气”“挖苦”“夸耀”“讥讽”“目瞪口呆”等词语的意思。

3.学习认真观察分析的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再次赛马时双方三匹马出场顺序不同,体会孙膑足智多谋。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懂得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

课前准备

投影片

课时安排 二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家叫齐国,当时齐国的贵族很喜欢赛马,有一名大将叫田忌(板)读准“忌(j )”,他特别喜欢赛马。(板:赛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历史故事:6 田忌赛马

二、初 读课文,了解课文层次。

1.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书,检查阅读情况,师生共同正音。

3.检查生字读音,出示生字词。

丧、讽、蔑、赢、序 指点笔顺

扫兴 肩膀 挖苦 疑惑 垂头丧气 胸有成竹

夸耀 讥讽 轻蔑 顺序 得意洋洋 目瞪口呆

4.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中讲了几次赛马?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段?

讨论:课文写了田忌和齐威王两次赛马,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四段。

一段(1~2)田忌和齐威王第一次赛马,三场都输了。

二段(3~12)孙膑看了这次赛马,认为田忌可以取胜,田忌决定和齐威王再赛一次。

三段(13~17)田忌照孙膑的话去做,第二次赛马,果然赢了齐威王。

四段(18)总结了第二次赛马田忌取胜的原因。

三、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第一次赛马是怎样比赛的?指名学生到黑板前面用齐威王和田忌的三组不同等级的“马”分别演示比赛情况。

3.田忌失败 原因是什么?出示“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指导读,注意“每个等级”“都比”。

4.联系上下文理解“扫兴”“垂头丧气”的意思。

5.齐读第一段。

6.小结: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所以,田忌失败了,比赛输了,田忌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就在这时,他发现了他的好朋友孙膑,孙膑给他想了个取胜的计策。我们下节课再学。

四、随堂练习 。

1. 抄写生字:忌、丧、讽、蔑、赢、序 师指导:忌、丧、蔑、赢写法。 五、课外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田忌 垂头丧气 轻蔑 讥讽 赢了 顺序写法。

2.指名读第一段。

3 .指名上黑板画第一场赛马规则、结果。

4 .过渡:田忌正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忽然看见了他的好朋友孙膑,结果怎样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讲读第二段。

1.指名分角色朗读第二段。

2.讨论应该用什么语气读,田忌的话开始是气愤,后来是将信将疑,再后来是自信。孙膑的话应该读得胸有成竹。

⑴……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让你取胜”“一匹也不用换”可以看出孙膑是经过观察分析双方的实力后,找到了取胜的.可行办法。

⑵“你就照我的主意办吧”说明了孙膑对自己的办法很有信心。

⑶联系上下文理解“得意洋洋、“夸耀”“讥讽”“轻蔑”等词意,体会齐威王初赛取胜骄傲自满的态度。

三、讲读第三段。

1.默读第三段。

2.指名读课文,演示第二次赛马的情况。

3 .每场比赛, 齐威王有哪些表现?“心慌”“目瞪口呆”说明了什么?(说明了齐威王根本没想到田忌会赢。)

四、讲读第四段。

1 .齐读第四段。

2 .讨论:“只……就……”说明了什么?(说明没费多少力气,就使结果完全改变。)

3 .为什么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 因为“齐威王的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

4 .孙膑看到了这个情况,所以想出取胜的办法,说明孙膑足智多谋。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发?

五、总结全文。

1.填空:(出示)

本文记叙了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孙膑帮助齐国大将田忌在与齐威王赛马时转 为 的事,说明了 , 表现了孙膑的足智多谋。

2.围绕这一中心,课文是怎样一步步表达的。

出示“思考·练习2 ”的三句话总结。

(课文先讲了初赛中“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田忌只凭马力,不用智谋,赛法不当,失败了。接着又讲孙膑观看这次比赛时,经过观察分析后,得出“齐威王的马比田忌的马快不了多少”的结论。积极动脑,想出了取胜的办法。最后讲了孙膑的办法“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使田忌转败为胜”。)

六、随堂练习。

说说书后带点词语的意思。

作业设计:

1.填字成词。

( )头( )气 ( )有成竹 得意( )( ) 目( )口( )

2.辨字组词。

塞( )输( )慌( )瞪( )

赛( )愉( )谎( )蹬( )

3.根据带点字,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扫 兴 (x塶g x宯g ) 垂头 丧 气 ( s刵g sh刵g) 转败为胜(w 卛 w唅)

目瞪口 呆 (d乮 d 刬 )得 意洋洋 (d d噄) 约定 ( yu y刼 )

4 .写近义词。

扫兴( )讥讽( )轻蔑( )次序( )

夸耀( )挖苦( )疑惑(

《赛马》教案篇4

一、预习检查,理解内容

1、揭题板书(可课件出示)。指导书写“忌”字。

2、通过预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孙膑、田忌、齐威王;赛了几次?怎样赛的?结果怎样?……)(板书)

3、同样的马,两次的比赛结果却截然相反。你有什么疑问吗?

(第一次是怎样赛的?田忌为什么输了?第二次是怎样赛的?田忌为什么会转败为胜?)

4、小组合作学习。(拿出课前做的马,演示两次比赛的经过,说出失败或胜利的原因。)

5、指名演示,填充图表,指导理解两句话。

(1)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

(2)“从刚才的情形看,大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6、假设:(1)如果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快得多,孙膑的计策能成功吗?为什么?

(2)如果要进行第三次比赛,齐威王看破了孙膑的.计策,这样调整了马的出场顺序:中下上;下上中,田忌要想取胜,应该怎么办(黑板连线)

7、谈谈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以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二、角色朗读,升华认识

表面上是马的竞赛,实际上是人的智慧的较量。课文在写赛马这件事的过程中,把每个人物的特点刻画得很是鲜明,尤其是田忌、齐威王在不同情况下的神态、语气等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就来把课文中人物的对话部分再用心地读一读,读了以后看看会有什么新的认识或发现。

1、学生自由朗读。(提示注意过渡语的理解,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

2、指名角色朗读,并说说是怎样处理的(为什么这样读?有什么新的认识?)。

3、学生评价并朗读。(启发说出理由)

4、教师范读,学生评价。(启发说出理由)

《赛马》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课后题五的词语,能有感情朗读课文3—12自然段,并能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田忌赛马》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2.初步学会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

3.知道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分析孙膑的思维过程,懂得“正确分析双方情况,合理安排力量就能取胜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初步学会看课题推想课文内容的阅读方法。

2.学习课文3—12自然段。

难点:理解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

课前准备:

1.制作有关的课件。

2.每位学生做一套纸马。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推想内容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题目叫《田忌赛马》。(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教学“忌”,简介:田忌是战国初期齐国的大将,他很喜欢赛马。

3.推想课文内容:题目是文章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好比是房子的窗户,许多文章根据课题就能推想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看了本课课题,我们可以怎样推想呢?

(田忌与谁赛马?赛了几次?结果怎样?)

二、自学课文,初步感知

1.带着上面的三上问题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

2.自学检查。

(1)齐读生字,简析“丧、惑、蔑”三个生字。

(2)指名说说三个问题的答案,再用一句话把三个问题答案连起来。

三、细读课文,弄清赛??

1.理清脉络。

(1)指名说说哪几个自然段写田忌“败”了,哪几个自然段写田忌“胜”了?

(2)按“初赛失败—孙膑献计—再赛获胜”的线索将文章分成三段。

2.学习一、三段,弄清比赛经过。

(1)边读课文边完成练习一。

第一次 第二次

田齐 田齐

( )上——上 ( )上 上

( )中 中 ( )中 中

( )下 下 ( )下 下

比分()∶() 比分()∶()

(2)反馈:学生上台说说比赛的经过和结果(边连线边介绍)

四、学习第二段,深究课文

1.导入: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转败为胜了,这个妙主意是谁想出来的?

2.出示图片,介绍孙膑:

a.找一找图中哪个是孙膑?另一个是谁?你是怎么知道的`?

b.他们正在干什么?文中哪些段落是写这幅图的?

3.学习3—9自然段。

(1)指名朗读3—9自然段,其他学生用“____”划出同孙膑讲的话。

(2)学习孙膑的四句话。

a.出示这四句话,自由读一读,想想每句讲了什么?该怎样读?

b.讨论这四句话的关系。

c.孙膑说这四句话时神态是怎么样的?(胸有成竹)

d.理解“胸有成竹”的意思及在文中指什么?

e.有感情朗读这四句话。

(3)讨论孙膑思维过程。

a.孙膑在第一次比赛时看到了什么而想出调顺序这个妙计的?

b.出示句子:“从刚才的情形看,大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①刚才的情形指什么?他看出了什么?(仔细观察)

②假如这六匹马赛跑,它们的名次如何?(大家摆一摆)

③他进行了怎样的分析?(科学分析)

④他准备怎样调配力量?(板演六匹马调配的过程)

⑤再读3—9节,想想孙膑替田忌出主意时,田忌的心情是怎样的?找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师范读,学生练读。)

4.学习10—12自然段。

(1)导入:“马快不了多少”是田忌反败为胜的一个重要条件,转败为胜的另一个条件是什么?请大家自由读10—12自然段。

(2)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齐威王骄傲轻敌?

理解:夸耀、讥讽、轻蔑(找近义词)

(3)指导朗读齐威王的话。

5.分角色朗读第二大段:

(1)分组练读:

(2)指名分角色朗读。

五、明确写法,延伸课外

1.本文的三个人物谁最重要?为什么把田忌和齐威王写得那么具体?

2.第二次赛马结束,假如田忌与孙膑再次见面,田忌会对孙膑说些什么?

3.假如齐威王得知孙膑的用计过程后,他会怎样想?

六、课堂总结

(略)

七、板书设计

16.田忌赛马◆

※ 《田忌赛马》第一课时说课设计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校园欺凌班会教案优质5篇

幼儿园科学类教案优质5篇

健康教育优质课教案5篇

小班语言嘘的教案优质5篇

数与计算教案优质5篇

抓水果小班教案优质5篇

草美术教案优质5篇

二上环境教育教案优质5篇

中班关于手的教案优质5篇

美术课优质课教案优秀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99781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