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是我们对电影的回忆,是对那段观影时光的珍贵纪念,观后感是我对电影情感的整理和总结,它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电影的主题,以下是发发总结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集结号电影的观后感8篇,供大家参考。
集结号电影的观后感篇1
我想,就90后的大多数而言,对革命片少有感兴趣的,包括我自己。也难怪,对只图安逸,娇生惯养的我们来说,那些炮弹横飞的战争实在太遥远了,遥远的只能用“历史”二字简单概括之,冰冷而又陌生的记忆,掀不起感情上的一似涟漪。
如果有的选择,我们宁愿看的是诸如穿越小说里更遥远的风花雪月,或者眼下那些偶像们倾情演绎的麻雀变凤凰。
所以,《集结号》一开头就把我给震慑住了。
连长谷子地说“凑出六顶钢盔”给去刺探敌情的兄弟们。
但抗战结束后,那些士兵们保命用的东西给挖煤的矿工们拿来充作夜壶。
在现在,我想,这些头盔都可以陈列在博物馆寿终正寝了。只可惜它们不会说话,不能谈起属于它们的一段历史,不论那是怎样的惊心动魄或者云淡风轻,都被时间的尘埃掩埋了。
好容易打赢了,却是没人享受到胜利的喜悦。
谷子地抱着给炸成两截的指导员,捂着伤口也止不住血,悲痛之下,下令不准投降。
字字泣血。
可管什么用,反动派不是人么,还是打死他们一个就能救回一个兄弟?
谁的血是冷的,谁的血不是红的,谁的命没了还换得回来……
冲动的谷子地记了大过,遇见了王金存——一个冲前锋胆怯了的文化教员,一个之后成了他们连新指导员的人。
最后,谷子地全连四十九的弟兄无一生还。
只来得及记上这一笔的王金存问;“连长,我给您丢人了么?”
谷子地没直接回答,摸了摸他的头,说;“下辈子还做兄弟。”
我第一次哭,便是因为看到这一幕。
第二次哭,是首长一脸凝重,说了一句“委屈”。
太委屈了,烈士全成了失踪。
太委屈了,那些盼着号响的谁都没等到那一声,集结号。
太委屈了,没办法说清的委屈,再委屈也没人知道了。
还有片子里,不能忘记的那些镜头。
刘团长叫谷子地重复他的命令,他说;“还有呢?”
怎么忍心,他那么冷静得近乎冷酷地给了希望又叫人绝望,骗别人也想骗自己不成。
在他墓碑前嘶声大叫的谷子地,是他意料之外的生还者吧。
有时候,活着比死了更痛苦。但活着,至少是活着啊,多少希望活着的士兵连全尸都没。
谷子地说:“轰碎了就拼不回来了”。
应该是见多了,习惯了,但听的人是一阵揪心。
就连谷子地自己也做不到麻木,那块染血的手表,他该攥在手心里还是狠狠丢掉?
有人被活活烧死,有人被坦克碾过,有人和敌军同归于尽。
我忽然想到阿q的带些戏谑的一句话——革命,革谁的命?
可不革命就是任人鱼肉的命,革命是牺牲了别人的命,何其残酷,多么惨烈。
还有那一段,为了那没听见的集结号。
焦排长说听见了集结号一直在吹。
于是,听力受损的谷子地固执地一问再问,好几个人说听见了。
集结号电影的观后感篇2
近日,观看了冯小刚导演的大片《集结号》,从主人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种人性的光辉深深感染了我。
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一个硝烟弥漫的年代。在一次作战中,连长谷子地接到团长的命令,要打阻击战帮助大部队撤离,并以集结号为撤退信号。当连长谷子地所带领的47个战士伤亡惨重时,排长焦大鹏在牺牲前告诉谷子地:我听到集结号了。焦大鹏可是全连最勇敢的战士。谷子地震住了。但是他却没有听到号声,于是他决定继续坚守下去,结果47个战士最终全部阵亡。从此谷子地踏上了寻找真相的路程,当他找到吹集结号的号手时终于得知:集结号的确没有吹响,团长明知是要让这一个连的战士去送死,最终他选择了与自己交情最好的谷子地。
谷子地这才明白,焦大鹏临死前的这句话其实是想给整个连队留下几个“活种”。进入和平年代后,这47名战士被定为“失踪”。谷子地的后半生就在寻找 47具遗骸、为追溯他的生死战友,我们“烈士”的称号而存活着……战争题材的大片,中国拍过不少。而我们看到的基本上是我党我军的英明决策,运筹帷幄,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爱国主义,集体荣誉,是国家至上英雄无泪。那里,我们很难看到战场上的血雨腥风,看到战争中人性的挣扎和迷茫,看到小人物的孤独和无助。
?集结号》让我们第一次看到了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老兵——一个战斗英雄伤痕累累的内心疮疤,看到了在至高无上的集体荣誉下个人生命也不再是那样的无足轻重了,47个弟兄,他们是民族的英雄,他们同样需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在我看来,谷子地寻找战友遗骸的下半生比他在战场上的视死如归更为动人,在他不懈的找寻中,我看到了一种属于中国男人的脊梁,那就是坚忍不拔的铁骨铮铮!他的执着无不令人为之动容!
这部电影,充满着大时代下,渺小的个人无法自主的孤独和绝望。甚至,它不仅有基本的战争对肉体和精神的摧残,或是包含现代中国乃至东方大时代下宿命的无处可逃。
谷子地走上了证明自己非俘虏和为兄弟讨“烈士”说法的路。没有了兄弟对他的服从、理解和尊重,这是一条绝望的.弱者之路。被华野抓获时,他说自己能打炮,却被国军俘虏嘲笑挖苦;战地医院里,他被华野政工军官从头到尾怀疑,认定是俘虏要遣送回家;解放后回到汶河县,接受调查时,被县干部骂为“神经病”,最后铁了心要把兄弟们挖出来,被工人骂为“疯子”。从国军到共军,从共产党干部到共产党工人,谷子地之于他们,已经彻底失去了威信和尊严,没有人搭理他。各个阶级、各个集团围成的铁壁,似乎同样充满着隐喻,将谷子地的孤独和绝望,推的更深。
这部电影充分展现了社会现实,在那个战火硝烟年代以及所谓的和平年代时的人性的弱点和主人公那种作为军人内心固有的职责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从没听到集结号仍然坚持战斗直到全部战死,再到解放后主人公历尽千辛万苦,不顾别人耻笑寻找战友残骸,都充分体现了一个当代军人应有的责任,这不仅是对国家的责任,也是对每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责任。国家是由一个个个体组成的,不错,只有牺牲小我才会成全大我,但是只有每个公民的基本权益都得到了保障,每个人都获得了公平,整个国家,整个社会才算的上是真正的和谐。
谷子地,一个农民出身的军人,在不为人理解中默默地坚守着他的责任,作为当代的人民教师,我们应向他学习,向他致敬,时时刻刻坚守自己的职责,为了祖国,更为了广大的中国人民,奋斗终身。
我知道,浅显的文字无法刻画出我内心的震撼和感触,文字,略显苍白。我们在今天的和平下,缅怀战争的残酷,体会历史的严肃。向逝去的革命烈士们,致敬!
集结号电影的观后感篇3
鲜血承载着一份责任和勇气,泪水蕴藏着一份情义与感动,号声凝聚着对生存的希望。
那声悲怆的集结号遥远了,“曾经”已概括不了他的沧桑,唯有历史,灰白的一段历史,冰冷而又陌生的记忆,冷不丁经心激起情感上的一层涟漪。
看完《集结号》思绪被带到那个为人民幸福斗争的战争年代,解放战争时期,九连连长谷子地带领全连四十七名兄弟奉团长的命令坚守狙击阵地,以集结号为令撤退。然而团长为为战争全局考虑,没有吹响集结号,致使九连全体战士在打退敌人的三次进攻后,除谷子地以外全部壮烈牺牲,并按失踪处理。为给九里哦按正名,谷子地张开了执着的探寻,最终在烈士墓前吹响了47个生命一直想听,甚至死也没有听到的集结号。
故事情节就是如此简单,这简单的背后却屹立着那些被遗忘的人英雄。没有人生来是英雄,他们都是被那个年代所傲。为了革命胜利,为了人民幸福,即便是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在所不惜。
“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连长谷子地坚守上级所下达的听不到集结号绝不撤退的命令,带着47个弟兄死守汾河拦截战壕,只为了争取大部队撤退的宝贵时间。当连中有人提出自己已经听到集结号响了,可谷子地没听到,他怀疑自己耳朵被炮火震聋了,问代理指导员王金存他是否听到集结号。这个文弱书生此刻彰显了英雄本色,他说他没有听到,因为集结号根本没有响。他没有昧着良心讲话,尽管他知道如果他说他听到了谷子地也许会下令整个连撤退,九连也许就会留下种。最终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九连从47人到43人,再到13人,最后圆满完成任务只剩下连长一个人。
集结号的响起意味着任务的结束,意味着生存的希望,可它并没有响起。因为它没有吹响,所以我们的革命战时不能撤退;因为他没有吹响,所以我们的英雄很执拗地坚持到最后。这就是命令,对一个战士来说,它高于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我不由得想起我们年轻的一代,贪图享乐,懒惰娇逸。不必说关于生死的革命任务,就连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们当中某些人也不乐意认真完成。是该反思一下了。我们应当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要加倍珍惜。如今,没有了战火纷争,硝烟弥漫,我们生活和平的年代里,有父母学校和社会的呵护,还有什么理由去浪费时间而不好好学习呢?我们这年轻的一代,幸福的一代,如果非要下达什么任务的话,那么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加倍努力,将来报效祖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做贡献。
“我是中原战军独立二师一三九团三营九连连长谷子地。”无论是被误会是国民党俘虏时,还是得知独二师军队已经改编,谷子地介绍自己是总是说这么一句。在他心目中,集体是最重要的,先是集体其次才是个人。生活在物质横流的社会,我们似乎变得很自私,太以自我为中心,根本不关心集体,或是忽视别人的感受。其次,没有一个人是与社会他人隔离的,我们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总要与别人交往,我们有各自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也隶属于某个社团团体。《众人划桨开大船》这样唱到:“一支竹篙难渡汪洋海,众人花匠开大船。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十双筷子牢牢抱成团。你加我。我加你,大家心相连。同舟共济海让路,号子一喊浪靠边。”所以我们,年轻的一代,要增强集体主义观念,这也是建设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所要求我们这么做的。
“每一个牺牲者都是垂不朽的。”这是《集结号》这部电影所要的表达的主题。经过谷子地的不懈努力,终于让那47个被遗忘的弟兄得以正名,他们没有失踪,也不是逃兵,而是真正的烈士。最后,九连全体烈士道德墓碑前,团长的警卫员小梁终于吹响了集结号,那响彻天空的号角悲怆而有凄婉。
今天,我也听见那最后一声集结号,你听,它真的在响,环绕在我们的耳边。它在提醒我们,作为生出和平年代的青年人,不能忘记那段腥风血雨的日子,应该永远缅怀那些千千万万不留姓名却前赴后继为民族解放事业捐身献躯的革命先辈。
轰隆隆的枪炮声,血与火的拼杀,这是电影带给我们的视觉震撼,也许没多久,我们便会我忘记;但那一声悲壮凄凉的集结号却永远响彻在我们心中,鞭笞我们奋发向上,勇往直前,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武装自己,为祖国的持续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集结号电影的观后感篇4
“看了《集结号》,我对当年解放战争的惨烈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谷子地带领九连执行牵制敌人的任务,依托废坑道,坚守阵地,打退敌人连续几次的黑压压的进攻,血流成河,脑袋被削、胳膊上天,让人看到战争的惨烈。但团长从布置任务起就没有打算给他们吹响撤退的集结号,战争就是这样的无情,在敌众我寡的困难时刻,需要局部作出牺牲包括以鲜活生命作为代价时,有时也不得不作出的痛苦决择。谷子地也明白这一点,以至向团长要什么给什么,要不到补充战斗员时还要了一个懦弱的“指导员”王金存。
战争结束后,谷子地回到浴血的战场故地,寻找烈士的遗骸和战友的亲属,却遭遇了无视这些牺牲的战士的牺牲价值、不给他们烈士名义的不公正的待遇。谷子地悲天长啸而又无能为力,只得把满腔的怒火与悲怆化为在别人看来是不可理喻的行动,在煤矸石山上刨呀刨,他要挖出烈士的遗骸来证明“组织不相信”的事实。那里,我们看到的一个硬汉内心怒火中烧而又无可奈何的内心世界,看到的是对战友深情和连长职责的准确描述。我们的心也被一镐一镐的声音所震痛。
在几次对谷子地进行身份甄别时,谷子地都满怀巨大的委屈,压制着冲天的火气。明明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战将功臣,在医院治疗时却被怀疑是敌军临时换的服装而冒充的;好不容易忍辱负重到抗美援朝第一线、到新疆戍边干农活,还逃脱不了政治上“组织的不相信”。应对毛头干部的居高临下的'审查,这是比战争摧残生命还要痛苦的煎熬,谷子地这个死过好几回的人,最终爆发了,他举起椅子怒砸戴着有色眼镜的那个审查自我的人。我们观众的情绪也由憋屈向着叫好转变,同时也暗暗地为之着一把汗。
这是在特定的年代里什么都可能发生的事。好在结局是大圆满的,经过那么多番曲折反复,跌宕起伏,最终找到了九连这个番号,上级也承认了烈士与谷子地的历史。这个悬念一向留到最终。
我坐在电视机前,屏住气在看着,没有声响。相信大家都会被此情此景所深深地震撼、深深地感动。而此役仅仅是一场阻击战,场面便是如此的悲壮、惨烈,作为解放战争的一个缩影,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当年的解放战争的艰苦卓绝。由此可见,我们新中国的成立、今日的幸福生活,是由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不由得为之肃然起敬。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集结号电影的观后感篇5
一次有去无回的战役;一群生死与共的士兵;一段没有吹响的集结号;一个丢失了自己的身份,但是永不放弃的军官。
这些组合到一起,大家应该知道,这是一部什么电影了吧?没错,这就是由冯小刚导演的战争大片——《集结号》
要说到《集结号》,在我眼里那真的是中国至今为止的最好的战争片。它并没有战争片传统的英雄主义手法,把一个英雄描绘的多么多么伟大,而是还原了战争的残酷无情、荒谬绝伦。当我看到前半段的时候,对它的感觉并不是很好,因为它太血腥,太残酷,还以为长达2小时的故事一直都是这样可怕的战争场面。而后来,当连长谷子地失去了兄弟,失去了身份却依然很固执的找寻他昔日的部队时,我感动了。相信看过这部影片的'人们你们一定也感动了吧?他虽然经过了千辛万苦,但最终毕竟达成了自己的目——荣耀自己已死去的弟兄,为他们讨还一个公道。这部战争大片并没有歌颂谷子地那坚强固执的性格和他对朋友的义气,但是我们无一不对谷子地感到敬佩,这也许就是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吧。
说到深度,《集结号》算不上有深度。在影片中,谷子地这个人,被塑造成一个完全丧失自我,只想为弟兄们讨一个说法而活着的人。同时,在后半段谷子地的情感自我认为太多了,反而令人觉得有些不适应,特别是当团长的号手小梁告诉谷子地他根本没有给他吹集结号时谷子地那过于冲动的行为,但是也就是这种情感的爆发,才让我们觉得更加感动。其实如果把战争渲染得再残酷一些,把谷子地的身份转变再加强一点,从战斗英雄直接变成叛徒或俘虏,再把结尾改一改,改为谷子地在河边烧掉追认的烈士通知书,最后去汶河边自杀,追随他曾经有难同当的战友们去了可能更为震撼。
总而言之,《集结号》这部电影确实拍的很成功,在这里对导演和所有演员、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这确实是一部令人百看不厌的经典战争片。
集结号电影的观后感篇6
?集结号》是部以战争背景为题材电影,电影场面逼真、朴实,人物的写照不乏细腻,视觉效果很棒。那是其次,一部电影的灵魂无非是它给人们带来什么,视角感受只是一种艺术形式要求,或从功利的角度而言是市场竞争的需要,是门票的压力所必然考虑。但仅有这些并不足以让人们喜爱。《集结号》这部电影用艺术展现了一段我们不应该忘记、应该去认识的历史,也折射出了我们应该去思考的社会问题。
谷子地,一个非常个性的名字,影片最后解说是因为这个主人翁是在田地里发现被遗弃,并被人收养的,姓氏何名不知道,拾养人也就是他善良的养父母给他起了个非常的姓名——谷子地。我想,他们的养父母要么是有点诗情的浪漫,要么是一时即兴思维的巧合,因为这个名字真的太富有想象的空间和命运的预示了。我并没有去考究影片是否真的是个真实的故事改编,但我相信那段历史没有谷子地也会有别的什么地的。
谷子地,影片刻画了他这么一位代表性的优秀中国军人——别看他似乎不识什么字,也揭示了一段心酸的故事。谷子地和他所带领的团队在战争中展现的是一种为某种理想无愄牺牲的精神,和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没有什么例外。如果仅是这样的话,这部电影似乎没有自已的东西了。看过这一部电影的人,我想他们不得不为这影片所感动——除非看的人没有感动的能力。
四十七条性命在为完成大队伍转移狙击战中,打退了装备和人力都数倍于自己的敌军的三次进击,成功掩护了大队伍的转移。四十七条生命沉睡在一块了。谁不想活着?但是那个意味生存机会的‘集结号’始终没有响过。指挥官谷子地有幸存活,却要面对历史的愚弄,成了解放军的“俘虏”,但这并没有消磨他心中的信念。
解放了,明明是用生命出色完成战斗计划的四十七名英雄,最后被定性为失终。我想观众们能不打报不平?于是故事的下半段为“公平”而描述。
如果谷子地没有这样的生命经历;
如果谷子地没有一定的关系;
如果谷子地不是这么执着;
如果谷子地不是这么性情;
如果谷子地没有那种个性;
那么,四十七个英雄真的就是失踪了。
这样的历史现象和逻辑有谁愿意说仅是“历史”,答案是肯定的话,我想《集结号》并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因为答案是否定的,所以,这就是《集结号》耐人寻味的地方。回到自己所面对现实的法制,有时候也在面临着这种潜规则的考验。希望这不是种职业偏见。
集结号电影的观后感篇7
从很久之前就听说过《集结号》这部电影的名字,但从来没有主动去看过。只知道它是一部战争片。
这次通过影视欣赏课终于是看了这部片子。只能用震撼和感动来形容了吧。
知道只要是战争片就必定有死亡这个概念,可是这个以少对多的敌对状态,也太是不公平了点吧。1948年的淮海战役,身为九连连长的谷子地接受了一项阻击战的任务。他与团长约定以集结号为命,只有听到号声才准撤退,若是没有号声,哪怕只战剩下一名战士也要拼死战到最后一刻。在一座废旧的窑场里,47名战士们奋勇对敌,厮杀非常壮烈。但最终还是因为寡不敌众,战死战场。只剩下连长谷子地一人。他眼看着战友们一个个倒下却无能为力。有一位叫作焦大鹏的排长死前对谷子地说他听到了集结号的声音,叫谷子地赶紧带弟兄们撤退。可是,此时,另一些人认为不能就此离开,产生分歧。而谷子地自认为没有听到集结号的号声对死去的兄弟感到内疚,继而带着弟兄们再战。结局是惨烈的。
仅剩的谷子地却被解放军当成了敌军的俘虏。后来,他才知道自己的原先部队番号已经被取消,导致他无法证明自己的身份并且连战死兄弟的尸首都无法找到。上层人员降他们视为失踪。谷子地无法接受如此的结果。他设法加入了解放军,跟着解放军的部队南征北战。他一心只想着要为死去的战友们讨回应有的荣誉。他与兄弟们之间的情感,哪怕时间过得再久再久,哪怕周围的一切一切都已经时过境迁,也不会动摇。后来又遇到了一直在寻找丈夫的指导员王金存的妻子,孙桂琴。谷子地为孙桂琴与赵二斗牵线,促成了一段佳缘。
他们一同回到当年发生血战的窑场,如今却变成了煤矿场,面无全非。
除了谷子地,没人相信在煤矿场的下面会躺着壮烈牺牲的战士们。为了给战友们讨回荣誉,谷子地疯狂地挖着堆积如山的煤矿场,就算被旁人阻止,也坚决不停下。
本以为到镜头的最后,会有谷子地挖出他日夜思念的战友们的尸体,结果不是想的这样,画面就这么结束了,放出来的是一段话,“最终汶河修水利时发现了这个旧窑,里面的47具遗骸确认是中原野战军独二师一三九团九连的全体战士。”这样,谷子地和他的战友们一同被授予了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谷子地的坚持终于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这是我们都非常感慨的。
战斗真的是太可怕了,子弹不长眼睛,炮弹也无情。没有战争的时代真的可以是无比幸福的了。朋友间的感情也没有什么可以比得过一同出生入死的战友。很真切,很真切。
集结号电影的观后感篇8
如果把九连的悲剧理解为局部与整体的矛盾,或许可以让悲伤的观众们释怀少许。九连以自己40多条生命的舍弃,为大部队千百人的生命赢得了保存的时间和机会,即牺牲小我,保全大我(或曰“效率优先于公平”)。从逻辑上来讲,组织似乎没有错。实际上,站在这一角度,冯小刚导演若不是旨在反喻,那么《集结号》比数十年前王成高呼“向我开炮”的《英雄儿女》并无太大突破。但我想,冯导演决不是在简单地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最近有不少人在比较《集结号》和《拯救大兵瑞恩》。如果简单地看,二者似乎相差甚远,前者讲述的是舍小我保大我,而后者讲述的则是大我救助小我。但我认为,事实上,这两部大片都在传递一种对人性、特别是对个人的关怀。
在《集结号》中,我们看到了同是炎黄子孙的两方战士以残忍的方法互相杀戮,子弹钻入肉体、滋滋作响的声音始终在观众耳边回响,窄小的巷道里满是断肢残臂,杀红了眼的战士甚至冒大不韪枪杀俘虏。特别是还有谷子地在为小我讨回尊严时所经历的种种窘境,这一切都让我感觉到,冯导演实际上是在以一种让观众揪心的手法来提醒我们大家,关爱个人,关爱生命。所以说,称《集结号》是中国版的《拯救大病瑞恩》,不无道理。
中国历史是一部崇尚集体主义的历史。我曾赴某水电厂考察,多年前响应组织号召来到这深山老林的热血知识青年们已是垂垂老朽,可如今世事已变,他们深为自己儿孙入学就业而发愁。我还曾去过一老国企,厂区外山脚下那一排排建于四五十年前的低矮房屋多属于当年那些支边的老员工,比他们晚进厂数十年的则住在旁边的现代化建筑里。对他们来说,组织靠不住,子女又没出息,可谁又会来拯救这些老年“瑞恩”呢?
我并非试图证明小我比大我,或者公平比效率,更重要。局部利益服从于整体,这完全正确。但我知道,观众们流泪的主要原因并非47名烈士死得伟大,而是因为整体利益满足之后,局部利益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明明是烈士,却被认定为“失踪”;谷子地为烈士们积极奔走平反,除了受害者,却没有人真正当回事(剧中提到,老兵寻找部队的信件有几十万封);还有一名受害者,他感到不平的原因却是,“失踪”者家属的补偿比烈士家属要少很多。
所以,我认为,观众们的泪水,是委屈的泪水,既为自己,就象活着的谷子地,也为逝去的先人,就象那47位长眠地下的烈士。其实,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向组织要求的'并不多。由小纸袋装着的那一枚金属小片片,还有那向空中鸣放的枪声,都足以让受了多年委屈的国人泪如泉涌,泪如泉涌之后则是一如既往地认真工作,继续牺牲小我。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